幾個農戶子弟的發明著實讓楊聰吃了一驚,這些人,還真敢想啊,他們竟然連“汽車”都能造出來!
這點,他著實沒想到,因為這個時代的人根本就沒有見過汽車,這東西他們又是怎么想出來的呢?
他忍不住好奇道“這個,你們怎么想到的?”
幾個農戶子弟興奮的推搡了一番,終于,一個機靈的小伙子被推出來,小心的回道“大人,我們這犁田機仿的其實就是您發明的火龍車,不過,這犁田機得在田里走,所以,我們把輪子換成了木頭的,而且還加寬了許多,這樣輪子就不會陷阱地里了?!?
原來是這么回事,楊聰聞言,不由恍然大悟,的確,他們做的這什么犁田機結構跟火龍車里面的結構很像,只是上面沒有造車廂而已。
這些人,還真是聰明??!
不過,他們的聰明好像沒用對地方,或者說,發明這犁田機的意義遠遠沒有發明汽車來的大。
他也不是沒考慮過造汽車,不過這會兒還沒有橡膠輪胎什么的,他一想到這輪子會陷阱泥土里,便放棄了。
沒想到,這些家伙竟然能想出這辦法來。
是啊,只要把輪子加寬,就不會陷阱泥土里了,這么簡單的道理,他怎么就沒想到呢?
有時候豐富的經驗的確能讓人少走很多彎路,直達終點,但有時候經驗也是一種束縛,讓人的思維固定在一定的范圍內,從而忽略了很多其他的東西。
就好比這汽車,楊聰一直認為汽車的輪子必須是橡膠輪胎,卻沒有想過,簡單的木制車輪也可以。
這木制車輪真的可以,因為這些農戶子弟已經給他證明了,雖說他們做出來的犁田機上面就光是鍋爐、銅管和蒸汽機,甚至連人都不能坐,但這東西的確能在地里走,輪子根本就不會陷進去。
如果加上車廂,再加上座位,再坐上人,這車的載重的確會增加很多,不過,沒關系啊,輪子再做寬一點就行了,幾寸寬不行就一尺,一尺寬不行就兩尺,只要車輪夠寬,再重的車子也陷不進泥土里啊。
總之,沒人規定這輪子要做多寬,多寬合適做多寬不就得了!
看著犁田機那粗糙的輪子,他甚至在想,這輪子完全不用做啊,直接將直徑一尺又或者兩尺的原木鋸成一截一截,再將中間加上輪軸什么的,不就行了,這會兒這種大樹可不少,起碼在發現橡膠之前用之替代是夠了。
這樣一來,做出來的汽車跟后世的汽車肯定會有很大的區別,甚至看上去都會讓人覺著怪異,但是,那又有什么關系呢,這時代的人可沒見過汽車,再怪異,也只是他一個人覺得怪異而已。
那么,怎么引導這些人把“汽車”做出來呢?
說實話,這幾個農戶子弟“發明”的這種犁田機還不能算是汽車,因為這東西根本就不能坐,甚至方向都要由后面的人控制,要說這東西像個手扶拖拉機還差不多。
手扶拖拉機貌似也不錯啊,起碼這東西面世了不是,只有東西出來了,才有不斷改進的可能,如果都沒這東西面世,人又怎么去改進呢?
想著想著,楊聰不由點頭道“嗯,這東西創意很不錯,相當的不錯?!?
一眾農戶子弟聞言,無不歡欣鼓舞,接下來,是不是就要說賞錢的問題了呢?
沒想到,楊聰卻是大喘氣道“不過,有些地方還是需要改進一下?!?
好吧,改進一下就改進一下,畢竟改進一下總比全盤否定要好不是,要改進的機會都沒有,那他們就不要想賞錢的問題了。
那機靈的小伙子連忙拱手道“大人,學生愚鈍,暫時想不到哪些地方需要改進,還請大人賜教?!?
楊聰微微點了點頭,隨即指導道“比如說后面這個控制犁田機的人,你們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