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萬精銳,一個月消耗的糧餉就是六十萬兩往上,一年就是七百多萬兩,十年就是七千多萬兩,就這,還不包括傷亡將士的撫恤和武器裝備的損耗!
七千多萬兩啊,永慶這會兒就算是發了筆橫財,國庫也才三千來萬兩,就算張居正推行新政,大明每年的稅賦收入最多也就能達到四五百萬兩,也就是說,這十年時間,大明朝廷官員不吃不喝,不拿一文錢俸祿,全力支持東瀛大戰才有可能把東瀛給打下來。
這顯然是不現實的,別說十年不吃不喝,十天不吃不喝那都是會死人的,大明這會兒壓根就經不起這么折騰。
興許,再過個幾十年,等大明慢慢強盛了,朝廷也有錢了,拿下東瀛就簡單了,不過,這會兒,的確不是拿下東瀛的良機。
那么,怎么辦呢?
不拿下東瀛,又怎么去“搶”人家的銀子呢?
這個,楊聰自有妙計。
這天,登萊水城,戰艦云集,大明水師和東南軍精銳皆齊集于此,聽候內閣大學士、太師、惠安侯楊聰的調遣。
這太師之職是永慶硬塞給楊聰的,畢竟,平定西北,徹底解決韃子之患那可是天大的功勛,不給點獎勵那是不可能的,在永慶的一再堅持下,楊聰也只能接受這太師之位了,他也因此成為大明朝歷史上屈指可數的幾個正一品大員之一。
當然,這個屈指可數指的是活著的時候晉升正一品的,死后追封的不算。
楊聰高坐于登州衛指揮使衙門大堂,威嚴的掃視著手下的將領,沉默良久,這才吐氣開聲道“諸位,東瀛倭寇侵擾我大明沿海多年,以致生靈涂炭,老百姓苦不堪言,朝廷也因此損耗了不知多少錢糧,我們的將士也不知付出了多少傷亡,你們說,這個仇,我們要不要報?”
那當然是,“要”!
十余名將領齊聲怒吼,那聲浪簡直震的人耳膜嗡嗡作響。
楊聰微微點了點頭,隨即朗聲道“好,這次,我們就讓東瀛倭寇好好看看,入侵我們大明是什么下場!”
他當然不能說我們要去東瀛“搶”光他們的銀子,倭寇入侵那的確是事實,報仇雪恨那也是天經地義,這么好的理由不用那就是白癡了。
緊接著,他又嚴肅的道“據查,東瀛倭寇幕后指使者乃是東瀛肥前國平戶藩的大名松浦氏,所以,這一次,我們首要的目標便是拿下平戶藩,逮住松浦氏。至于東瀛其他各路諸侯,但有敢冒犯我大明天威者,必誅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