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萬多人不到三萬人,被洪鐵柱這么一轟,他們傷亡差不多都過半了。
傷亡過半是什么概念呢?
按正常的戰場邏輯,基本上傷亡超過三成以上,軍心士氣便會遭受沉重的打擊,傷亡過半,而且還是突然之間莫名其妙的傷亡過半,對陶晴賢軍的打擊那簡直是毀滅性的。
這個時候,陶晴賢軍已然斗志全無,只想逃命,而毛利元就、吉川元春和小早川隆景也已經嚇得失魂落魄,甚至連突襲都給忘了,直到陶晴賢軍幸存的士卒從大營跑出來,沖到他們跟前,他們才反應過來。
接下來的戰斗就沒什么好說的了,一邊是蓄謀已久,特地跑過來偷襲,一邊是毫無察覺,被一頓猛轟,轟的死傷慘重,軍心士氣皆無,勝負已然沒有一點懸念
毛利元就、吉川元春和小早川隆景率軍剛一從暗處沖出來,陶晴賢軍便被嚇得不戰而潰,根本就沒一點抵抗的心思,只想逃命。
于是乎,小小的嚴島便開始上演一出轟轟烈烈的追逃之戰,毛利元就、吉川元春和小早川隆景率萬余人馬追,陶晴賢率幸存的一萬多人馬逃,雙方士卒幾乎把整個嚴島都給跑遍了,甚至來來回回跑了好幾回,直到天際露出曙光,視線慢慢變得清晰,陶晴賢軍無處可躲也無處可逃,這場追逃戰才慢慢接近尾聲。
最終,這場“大戰”毛利氏大獲全勝,陶晴賢軍幾乎全軍覆滅,除了被火炮轟死的萬余人,剩余的一萬多人幾乎全被俘獲,就連陶晴賢本人也因為反抗過于激烈而被毛利氏聯軍一擁而上,亂刀砍死。
大戰過后,毛利元就特意在周防國的櫻尾城舉行一場檢驗儀式,名義上是檢驗陶晴賢的首級,看陶晴賢是不是真的已經伏誅,實際上卻是在展示武功,警告大內氏所有屬國的地方豪族,讓他們看清形勢,趕緊前來宣誓效忠。
其實,就算他不舉行這場儀式大內氏所有屬國的地方豪族也會認清形勢,跑過來歸附。
開玩笑呢,陶晴賢雖然表現的不堪一擊,那也是有名有號“西國第一侍大將”,在整個東瀛那是相當有名的,這么一個名將在毛利元就手底下都不堪一擊,還有誰敢不服。
毛利元就也因為此戰而被奉為“西國第一戰神”,以萬余人馬一夜之間全殲將近三萬人馬,他這個戰神之名倒是名副其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