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楊烈文以及后面兩個人“這是楊鎮長和鎮上的干事?!?
楊烈文微微對呂冬點頭,文縐縐說道“沖鋒在前,很有大局意識!”
呂振林人老成精,加了把柴“他叫呂冬,昨晚險情他發現的,也是他下水確認的,呂家村的功臣?!?
楊烈文興趣更大了。
呂冬已經不是啥都不懂的中二少年,猜測可能是搞模范宣傳之類的,比變臉還快“要擺造型嗎?我沒問題,姿勢隨便挑?!?
宣傳干事說道“你繼續就行?!?
呂冬打著火機,去燒另一根胳膊上的螞蟥,火不熱了,燒不疼了,牙也不呲了。
神情堅毅,目光悠遠……
呂建仁憋不住“冬子,脫了褲拍,效果更好!媳婦都不愁找。”
四周響起一片笑聲,呂冬繃住的臉立即垮了。
楊烈文受到感染,緊繃的心情稍微放松,村民心態樂觀,士氣高漲,起碼不用擔心恐慌引發惡性事件。
縣里鎮上的救援隨后到來,主要以物資為主,青照河在青照縣上百里,寧秀鎮河段數十里,水位全線告急,即便縣鎮大部分工作人員都下到一線,分到呂家村也沒幾個。
中上游有幾個村,情況不比呂家村好。
水位不退,險情不降。
包括呂冬在內,呂家村和鄰近幾個村過來援助的人,繼續加固河岸。
長時間高水位浸泡,本就年久失修的河堤險情不斷。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附近村莊很多人都趕了過來,有些連自家蓋新房用的砂石都直接送到岸邊。
真要決口,被淹的不止一個呂家村。
女人裝砂石,男人扛起一個個口袋,在大自然的咆哮面前,個人力量渺小,只有團結才能對抗。
數百名壯勞力分散在呂家村段的河岸上下,撲滅了一個又一個險情。
這只是98抗洪一個微不足道的縮影。
風雨劫難從來打不倒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
楊烈文帶來一個好消息,上面聯系了部隊,泉ns區的部隊很快就到!
這一消息瞬間振奮了所有參戰人員的精神。
臨近中午時分,包括呂家村在內,周邊無數飯店、餐館乃至饅頭包子作坊,自發送來飯菜飲食。
還有一些代銷店送來了面包、方便面、火腿腸和瓶裝水。
呂振林叫來大隊會計和李文越等人,叫他們一一做好統計,全都記錄在冊。
呂冬擦了把身體,光膀子站在路邊,衛生室的人在螞蟥叮咬的地方抹著碘酒。
小壩上面銅鑼突然敲響,李文越他爹扯著嗓子大喊“東邊三十米,塌了個口子!”
呂振林扔下飯盒就跑,吼聲震天“沙袋!鐵雞籠!快!”
呂冬隨手套上校服,扛起腳邊的沙袋往那邊沖,沾滿水的沙袋格外沉重,飯前洗凈的臉上又染滿泥污。
衛生室的人扔掉碘酒棉棒,抓起另一個沙袋,也朝那邊跑。
就在呂冬后邊,楊烈文扛著稍小點的沙袋跟了上來,白色襯褂早變成了黃黑色。
鎮上的干事邊扛起沙袋,邊沖拿相機的宣傳干事喊道“快!快跟上!多拍點!”
短暫的午飯驟然結束,聚集在集街上的人,再次投入到了救險中。
五十年代修的河堤太過老舊,s彎天然險峻,又有數個地方告急,調集不出人手支援這邊。
舊的塌口還未全部堵上,東邊又有新的塌口出現。
而且連續奮戰之下,疲勞無法避免。
這場缺乏準備,沒有計劃的遭遇戰,為了保衛家園,一有險情所有人全壓了上去,沒有分出批次輪流休息,也沒有預備隊,到下午兩點多的時候,呂冬這種公認力氣大的,也快扛不動了。
很多四五十歲的人站在街邊不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