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冬來到大學城,交待喬衛國看好攤位,趁著工地還沒到開工時間,去找村里的人。
呂建仁還沒到,遇到了李家柱。
呂冬大致說了一遍,李家柱說道:“放心,這事交給我了,我給你拉人過去,工地上有的是年輕小伙子,他們住板房吃食堂,有免費東西吃,肯定愿意去排隊。”
“麻煩你了,李二叔。”呂冬說道。
李家柱板起臉來:“跟我還說這些見外的話?”他又說道:“有一點,得六點下工之后。”
晚上這個時間段,學校里出來的人,本就比中午多,呂冬先給李家柱留下錢,一口應下來:“行。”
這邊商圈形成需要時間,連地攤一只手都能數過來,附近學校早晨出來的人很少,路口相當冷清。
喬衛國不知道從哪里撿了塊干燥的磚頭,一半放在馬路牙子上,一半伸出外面,一只手在上面晃來晃去的比劃。
閑著無聊,在練功。
運了半天勁,喬衛國啪的一巴掌落下去,紅色的轉頭應聲而斷。
呂冬看了眼,這是功力大漲?
一上午,只有十來個人過來買東西,賣了不到二百塊錢。
臨近中午時,賣瓜子的,賣磁帶的,還有老趙父親才先后到來。
村里打燒餅的老李,騎著自行車晃晃悠悠趕到,帶來了二百個燒餅。
同村的,呂冬也不欠錢,直接跟他結賬。
老李開心的哼著小曲回去了。
呂坤這時走過來,一步兩擺頭,搞的跟地下接頭一樣,小心翼翼上了馬路牙子。
“咋樣?”呂冬問道。
呂坤指了指工地那邊:“咱村的,我同學朋友,還有老街上找的人,總共來了二十多個,車子都放工地上了,就等你一聲號令!”
呂冬點點頭:“行,等路面上人多起來,你讓人陸續過來,一定要排隊。”
“明白。”昨天呂冬都交待過他了。
呂冬從貨斗里掏出一個大方便袋,里面是準備好的折扇,又找出五十塊零錢給呂坤:“一人先發一塊五,就正常買東西,東西最后再給。”
“曉得!”
呂坤裝好錢,拿上方便袋往回走,工地入口的圍擋后面,有二十多人在等著他。
十二點一過,周圍幾個學校陸續有人出來。
張峰是師大的老生,跟舍友出了大門,朝路口走。
“滿大學城,就這一個賣磁帶的。”張峰對舍友說道:“賣別的也少,寧濱,你去買磁帶?我去買點瓜子吃。”
寧濱問道:“兩家挨著?”
張峰邊走邊指畫:“就在那,擺攤的都在省大一側的路口邊上。”
倆人朝著路口走去,路口東邊也有人陸陸續續過來,都是些二十來歲的人,似乎是財政學院的學生。
再往前,擺攤的那個路口,好像有人在排隊,隊伍有十來個人了。
“賣什么的?”張峰好奇:“還排隊?”
擺地攤最忙的,就是開學那幾天,不過人都是圍在攤位跟前。
寧濱視力好,分辨了一下掛著的小條幅:“鹵肉燒餅?”
張峰好奇的看著那邊,隨著距離接近,看到陸續有人加入到排隊的行列中,等到他過去,隊伍快要有二十個人了。
過路口的時候,張峰發現,有省大和師大這邊過去的人,駐足看了一會,也去排隊了。
北邊和東邊,也有人陸續去排隊。
這場景,哪怕在城區老校附近都看不到,張峰問寧濱:“去看看?”
寧濱也好奇:“去看看。”
走近一些,一股肉香味飄來,吃多了食堂大鍋菜,這肉味聞起來格外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