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下巴上有顆紅痣的方記者。
趙娟娟說道“我覺得警察挺不錯。”
呂冬帶著幾分提醒,低聲說道“那個錢銳好像對你有點意思。”
“凈開玩笑。”趙娟娟笑起來,說道“人家那么大一個老板,能瞧得上我個擺地攤的?”
這種事,呂冬也就提醒幾句,不好多說啥。
中午之前,大棕熊伊萬帶著倆老外過來買鹵肉燒餅,倆老外去買日用品,只有伊萬一個人買燒餅。
“他們剛來不久。”伊萬咬了口鹵肉燒餅,很享受這口“他們不懂得美味。”
呂冬盡量以普通話問“上次你說來這邊六年?”
伊萬咽下嘴里食物,說道“1992年,我父親接受中國聘請,從俄羅斯來了太東,在重卡集團做汽車方面工作,我們全家都搬了過來。”
呂冬大致能猜到一些,畢竟那是個特殊年代,據說北邊有不少人來了這邊。
“入籍了?”他又問道。
“沒有。”伊萬說道“我還是你們常說的……老外。”
呂冬說道“你比我見過的老外好多了,像個中國人。”
這段時間經常跟伊萬打交道,就呂冬觀察,伊萬是個好人。
伊萬笑著說道“我在這邊生活六年,這邊人很好,工作很好,環境也很好,比俄羅斯好太多,我覺得這里就是我的家。”
他說道“你可能想象不到,我們一家人在俄羅斯最后兩年,連吃飯都成問題,有時還會餓肚子,我父親去買土豆,讓人拿沖鋒槍搶過,到這邊從來沒有發生過。”
倆老外買完日用品過來,伊萬也要走,說道“老板,謝謝你的鹵肉燒餅。”
呂冬笑了笑“喜歡再來。”
伊萬走后不久,中午最為忙碌的一段開始,呂冬的鹵肉燒餅攤位前,長長的隊伍很快排出去十多米。
北邊的一些攤主,羨慕的看這邊。
最近賣小吃的人也多了,比如市場中間有個賣雞蛋灌餅的,北邊來了個賣蔥油餅的。
這些小吃生意都不錯,但最為火爆的,還是呂冬這邊。
臨時市場商販增多,店多隆市效應越發明顯,
呂冬的小吃攤位,排隊效應和口碑效應下,生意幾乎滿負荷遠轉。
早晨100,中午200,晚上300,最多的時候,也剩不下20個燒餅。
下午兩點多,呂冬收拾完東西,突然聽到熟悉的鞋底拖地的聲音,轉過頭去看,果然是七叔耷拉著肩膀朝這邊走來。
呂冬問道“七叔,咋這個點過來?”
呂建仁掏出根煙點上“下午工地歇班,好多天沒看到你,過來瞅瞅。”他吐出口煙“你這搞投機倒把,萬一叫人抓走,咋辦?”
呂冬不理睬那些渾話,問道“工地咋突然歇班?”
“還一周多就十五,都巴著發錢。”呂建仁躲到喬衛國太陽傘下面“甲方不說發錢的事,工地暫時停了,承建的頭頭腦腦都去堵甲方大門。”
喬衛國拿來個馬扎,呂建仁一屁股坐下“我就說,這大公司照樣不靠譜,還不如在家撈魚逮兔子換錢。”
呂冬直接說道“逮的魚兔子夠你自個吃不?”
呂建仁不搭理呂冬,看旁邊喬衛國,喬衛國一手提個大秤砣在練力氣。
“練勁?”呂建仁扔掉煙頭,一腳踩滅“小光頭,你這方法不行,啥時候才能練出來。”
喬衛國聽李文越說過,呂冬的大部分本事,都是跟這個七叔學的。
仔細看七叔,身高體壯,相貌堂堂,一身不羈氣質,仿佛傳聞中的世外高人。
喬衛國趕緊問“咋練?”
呂建仁正兒八經說道“過十五,跟我走,去地里扛棒子,包管用!”
呂冬無奈,快秋收了,這是要找免費干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