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呂冬開車來到千佛山附近,想著于占龍所說的地址,拐上緊貼千佛山北側的經十一路,于占龍住的社區很好找,就在千佛山正門斜對面,社區全是二層小洋樓式的建筑,據說早期能住在這里的,都是先富起來的人。
目前泉南住宅價位最高的房子,一個區域是圍繞千佛山周邊的別墅,另一個區域是緊靠黑虎泉的新建小區。
別墅這東西價格不好說,黑虎泉那邊剛起的幾棟住宅樓,單價都到4000了。
來到小區門口,呂冬報了于占龍的名字,物業保安打過電話,迅速放行。
呂冬進門往左拐,很快就在一個路口看到于占龍的司機小王,因為呂冬最近每天都在泉南,時不時就會見到,小王認得呂冬的車,隔著老遠就沖他招手。
桑塔納開過去,按照小王指揮往里拐,這邊只有一棟房子,院墻跟前非常寬敞,呂冬車停在一個車庫門口。
于占龍和一個歲數與胡春蘭相仿的中年女人從門里出來。
呂冬下車,喊人:“于叔。”
于占龍介紹中年女人:“這是你嬸子。”
呂冬趕緊說道:“嬸子好。”
“好,好,好。”中年女人身材略微有點發福,留著短發,穿著短大衣,依稀帶著些公家單位人的氣質,沖呂冬說道:“你這孩子,你叔早就叫你來,你一直不來。”
話語間沒有任何陌生與隔閡,仿佛很早就認識呂冬一樣。
面對長輩,呂冬沒啥好辯解的,說道:“我的錯,嬸,我該早點來看你和叔。”
呂冬打開后備箱,往外拿東西,小王過來幫忙。
中年女人還想說話,于占龍擺擺手:“估計嫂子的心意,都收著。”
“行。”中年女人看著呂冬,多少有點唏噓,也過去幫忙。
從呂冬身上,她看到了當年呂建軍的影子,一群人從泉南出去,卻有不少永遠留在這片土地上。
突然想到年輕時經常聽經常唱的那首歌。
“也許我告別,將不再回來……共和國的土壤里面有我們付出的愛。”
想到那些永遠都無法回來的老戰友,她無限感慨。
幾個人提著東西進家門,四周的圍墻圈起來一個近百平的院子,院子中載著石榴樹,天寒地凍的,樹早就掉光葉子,只剩下些光禿禿的枝干。
院子北邊是一棟二層小樓,看占地面積得一百五十平左右,棕色刷石的墻面上有些干枯的爬山虎之類的藤蔓,建筑明顯有些年頭。
進屋里,玄關后面是個寬敞的大客廳,泉南市區不同于青照,這邊有集中供暖,體感氣溫估計在二十度以上。
中年女人說道:“小王,東西放這就行,一會我收拾。”
“好的,馬主任。”小王放在客廳角落。
馬主任招呼呂冬:“外套脫了給我,屋里熱,別一會出去閃著,呂冬,你隨便坐,到這跟到家一樣。”
接過呂冬的羽絨外套掛在衣架上,馬主任又忙活著沖茶。
呂冬客套一句:“嬸,你別忙了,我不渴。”
“先陪你于叔說說話。”馬主任拿茶杯過來,問道:“你媽可挺好?去年單位事多,沒過去,今年我怎么也要過去看看。”
呂冬笑著說道:“挺好,就是整天比較忙。”
馬主任笑:“我聽你于叔說了,你們村那廠子,多虧有你媽。”她嘆口氣:“你媽不容易,脾氣也是犟,當年要是帶著你來城里,有我們這些人照拂,也不至于吃那么些苦。”
這話呂冬不好說,老娘是真的不想麻煩人。
于占龍說道:“行了,這些話就別說了,呂家村也發展起來了。”
馬主任沖好茶端過來,呂冬趕緊接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