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這樣。”她忽然想起來:“你去拿相機過來,拍幾張照,這么重要的時刻,總得留下點見證。”
呂冬拿相機回來,給宋娜拍了些照片,倆人坐在花海里,又說起話來。
最緊要最緊張的話,剛都說過了,呂冬開始說些實際的:“黑蛋,咱倆的事,我是這么想的,你參謀參謀。”
宋娜靠在他身上,拿起朵花來揪花瓣:“你說就行。”
呂冬直接說道:“咱倆都是農村的,家里親戚朋友都不少,就按照農村的習俗走?”
宋娜了解自個父母,也知道這是必然的,否則父母回村里,指不定咋叫人說閑話,應道:“行。”
呂冬征求意見:“咱倆走訂婚結婚的程序?”
宋娜此時就像應聲蟲:“行。”
呂冬又說道:“兩邊父母正式見見,然后找個中間人說說,每個地方習俗都不一樣,咱兩邊將就,總得有個都覺得可以的章程。這個中間人,三爺爺或者七叔都行……”
類似的事情上,有個中間人兩頭說,不容易出現說僵了的情況。
雖然兩邊家里都屬于通情達理的,但有些事注意點為好。
這也與呂冬曾經看過太多這方面亂七八糟的報道有關系。
宋娜跟呂建仁更熟悉,而且與呂冬不同,她覺得呂建仁挺靠譜的:“三爺爺這么忙,咱別添亂,就七叔吧。”
“行。”呂冬點點頭:“那就七叔。”
七叔前兩天還專門說過這事。
宋娜也不是那種扭扭捏捏的人,漸漸從情緒激蕩中恢復過來,說道:“回頭咱們分別跟家里說?”
呂冬應道:“說吧,就這兩天說好。”
宋娜這個時候想起來:“光顧著說話,晚上叫了黃娟過去吃飯,咱早點過去,幫我爸媽準備準備。”
呂冬站起來,又把宋娜拉起來:“走吧。”
出門前,宋娜拿上學士帽和學士服,又看了眼臥室:“這里先別收拾,我收拾就行。”
呂冬點頭:“我聽你的。”
倆人出了門,往北邊去宋娜家里。
一進家門,老宋就迎過來,從宋娜手里要走學士帽和學士服,加上擺在客廳里的畢業證,人高興的不得了。
在老宋眼里,家中出一個正兒八經的本科畢業生,絕對是光耀門楣的大事。
比宋娜開公司還重要。
“按說應該放一掛鞭炮。”老宋比現在的宋娜還高興,還興奮:“這要放在以前,那就是家里出舉人了。”
宋娜拿茶壺沖茶,勸解道:“爸,你可千萬別放鞭炮,不叫人笑話,就大學畢業。”
宋媽從廚房里露頭:“你不知道,昨天你領回畢業證來,你爸高興的一晚上都沒睡好。”
“你剛上大學的時候,本來我想著,等你畢業,讓你姑找找關系,能進一中或者別的中學當個體育老師就挺好。”
老宋放下學士帽和學士服,又拿起畢業證看起來:“真是計劃不如變化快啊,還沒念完書,找工作的事都不用愁了。”
宋娜沖完茶,給老宋和呂冬倒水。
“你喝茶。”老宋跟呂冬非常熟了,也不客套:“人年紀大了,就愛嘮叨幾句。”
呂冬笑著說道:“我挺羨慕宋娜的,上過大學。”
宋娜說道:“大學課堂你不是沒體驗?就這么回事。”
有空的時候,倆人還會去省大里面,聽聽楊教授的理論課。
老宋和呂冬在客廳閑聊,宋娜去廚房幫忙。
宋媽看到閨女手上多了個戒指,但這個年紀的人,哪會在意戒指戴法,也沒多問。
沒多大會,提著些水果的黃娟來了。
菜基本上準備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