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義龍帶著女兒們過一片片的居住區(qū),最后到了城市街附近的一個自助火鍋店。
顯然,一個看似30出頭的男人帶著兩個容貌漂亮身材窈窕的少女來火鍋店總是會引起人們的注意的。來這里打工的服務(wù)員們十分艷羨地看著林義龍和他的兩個女兒落座。
“火鍋還是自助?”服務(wù)員向林義龍——一行人中唯一的亞洲面孔——詢問道。
“你們定吧。”林義龍讓女兒們點(diǎn)餐。
“爸爸告訴我們,這里可以既吃火鍋,又可以取自助的那種套餐。”譚雅用通順但不流利的普通話點(diǎn)著餐。
“我知道了,是那種全場自助餐對嗎?”服務(wù)員見譚雅說話有些不太順當(dāng),也放慢了語速。
“是的。”譚雅答道,“還有,爸爸告訴我們這里只要多付25鎊就有無限量飲料喝?”
“沒錯。”
“請把那個也加上。”譚雅說道。
“請問要什么鍋底?”
這時候,譚雅就不太明白了,于是以疑問的眼神看著林義龍。
“‘鍋底’就是火鍋涮肉涮蔬菜的那種給食物添加風(fēng)味的火鍋湯底料。”林義龍用英語幫女兒們做解釋,“有原味的白湯鍋底、菌湯鍋、麻辣鍋和西紅柿鍋。”
“我要白湯鍋底。”娜塔莎在一旁說道。
“我也要白湯的。”譚雅讓林義龍幫她點(diǎn)餐。
“那就來兩個清湯鍋底,一個菌湯鍋底。”最后還得林義龍下訂單,林義龍選擇了他最鐘愛的菌湯鍋,“飲料的話,我女兒們更想喝烏龍茶,我自己要可樂。”
“好的,馬上來。”服務(wù)員說道,“這是大叔你女兒們么?”
“怎么,我們看著不像么?”林義龍笑問道,“她們最近想去她們爸爸的祖國看一看,正在練語言,我就到這里讓她們體驗(yàn)一下語言環(huán)境。”
“抱歉,我不應(yīng)該問這個問題的。”
“沒事兒。”林義龍揮揮手,“我要多來點(diǎn)牛肉丸和牛百葉,至于我女兒們,多拿一些腐竹過來就好。”
“好的。”服務(wù)員記下林義龍的特殊要求,讓廚房準(zhǔn)備食物去了。
小耶昂姐妹拿了鴨肉和春餅當(dāng)成開胃菜,給林義龍拿了幾個炸雞塊。
“其實(shí)這里的飯菜怎么說呢,是經(jīng)過完全本地化的,你們在飯店里點(diǎn)的,并不是爸爸回國吃得味道。”林義龍解釋道,“娜杰日卡和維露沙卻并不喜歡。”
“媽媽不喜歡中餐?”兩姐妹十分好奇。
“對,你們洗禮儀式后,我們回去爸爸的家鄉(xiāng)過春節(jié),但是一直吃的都是西餐廳的西餐,至于中餐也就吃了點(diǎn)芹菜餃子,因?yàn)檫@道菜在俄式菜肴里也有。”林義龍解釋道,“后來,又在不同的情境中嘗試了好幾次,不過她們確實(shí)不太喜歡。”
“不是說好了,從爸爸祖國來的男生,都特別會做菜嗎?”
“你們是怎么獲知這個愚蠢的陳述的?”
“我翻閱所有的資料,他們都說自己是烹飪能手。”娜塔莎用理所當(dāng)然的語氣,“比如糖醋排骨、澆汁魚、還有蒜泥白肉之類的。”
“爸爸會做意面、漢堡還有中式炸醬面,能不能算烹飪能手?”林義龍反問道。
“肯定不行啊。”娜塔莎說道,“至少得會做一項(xiàng)稍微復(fù)炸或者類似繁瑣步驟的東西,比如回鍋肉和鹽酥排骨。“
“我會用電飯鍋?zhàn)鲲垼脭嚢铏C(jī)和餡。”林義龍說道,“還會攤雞蛋煎餅。”
“那都是西餐,本來就沒多少技術(shù)含量。”娜塔莎拒絕承認(rèn)林義龍是烹飪能手的事實(shí),“不會是爸爸的問題。”
“不會做你臆想中的中餐真抱歉呢。”林義龍頗為無奈地碎碎念。
譚雅和娜塔莎很少吃中餐,說起來,也許真的是林義龍的錯——林義龍出國時,一點(diǎn)烹飪技藝也沒有,等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