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為什么,駕車出游遠遠無法給林義龍騎行一樣的參與感,盡管到訪過那么多座城市,可林義龍卻感到憋悶,在旅途上,最有參與感的,反而是因為沒車而蹬車從邏些城的騎乘部分。
在湖西,從景區到市里是一段蜿蜒曲折的盤山路,風景非常不錯,至少比直來直去的布萊肯林場的道路要好上很多——在這種山路上,最好的交通工具就是摩托車。
然后,林義龍發現自己沒有合格的駕駛資格。
林義龍是國內直接申請的b2考試通過拿到的駕照,問題是因為申請的駕照只涵蓋到c本車,沒能覆蓋到摩托車,違章被抓到對律師這個職業來說后果也很嚴重。因為他是駕駛房車來的,需要這類駕照。至于摩托車或者電動摩托車的駕照,需要重新辦理增駕。
但這一點,對林義龍來說,反而有些累贅。如果他為摩托車駕駛,辦理增駕,b2駕照的分卻很難在回來,摩托車的分數優惠很多。
摩托車在國內的違法成本不高,就算是扣分區間的12分扣完了,也只是網上學習交通法規。即便是非常守法謹慎的駕駛員,也可能被一些針對摩托車的地方性法律,譬如“要求機動車道非機動車道行駛”和“限行區域”而被扣駕照分并罰款,去的快來的也快,林義龍并不怎么在乎。
如果要是自駕旅行的話,這一點就不友好——如果要在每一個路段都想要最適合的交通工具,如果沒有合適地做好規劃,就不會有“最適合的駕駛車輛”雖然有《完美公路之旅》的珠玉在前,可畢竟那是節目效果,其他人既想要這個又想要那個,就不那么幸運了。
至于林義龍的解決方法則是在國內被歸類為“自行車”的電動車,并不需要相關駕駛執照,而且技術已經很成熟了。
林義龍之前的318國道騎行,是從邏些城騎著他的電助力自行車到巴郡的。可電助力車并不是電動自行車,這次他不想再蹬車進行健身,還是選擇了他擅長的駕駛工具。
“我怎么感覺爸爸你現在越來越輕松了呢?”林義龍整備電動自行車時,譚雅這樣問道,“從剛開始的載重卡車,到輕型卡車,再到中型家用車,再到小型家用車現在連汽車都不想用了,直接騎電動車。”
“這樣不是很自由?”林義龍問道,“想用什么交通工具就用什么交通工具。”
“這倒也是,可這樣一來,就不能和爸爸一起出游了。”譚雅遺憾地起膩道,“本來,我還想”
“沒事兒,你想要騎車的話,我們可以弄一個雙人自行車,不久好了嘛?”林義龍笑道把自己需要的東西放到了后座上,“反正也不是很難。”
“我以為爸爸想和家人們一起享受旅程呢。”看來譚雅對林義龍自己一個人出行非常不滿,“原來”
“行啦,這種小伎倆對我毫無作用。”譚雅被打了一個爆栗,試圖幫助姐姐說話的娜塔莎在旁邊也被譚雅波及到,也被一視同仁地領受一個腦瓜崩,“這樣就很好了,我記得你們接下來不是還要開始實驗一些別的東西么,竟然這么閑?”
“就算忙,我們也想和爸爸一起去。”譚雅有些不滿地嚷嚷著。
“想的話,給我來個信息提醒就行,我找地方宿營。”林義龍拍了拍掛在上面的帳篷睡袋旅行包,沒直接拒絕女兒們的愿望,“完全沒有問題。”
怎么說呢,在外國長大的女兒們在國內路過鄉村時肯定是不適應的有機肥料和農用柴油機械的混合味道就已經讓騎車旅行的波莉塞莉接受不了,至于其他的女兒,林義龍更是不報這種期望——一家人里,大概只有他認為這種不適也是旅途的一部分。
再三確認了和爸爸新的見面方式,譚雅和娜塔莎才心滿意足地放林義龍一個人去感受他的“電動車旅行”。
林義龍曾經看過無數關于摩托車跑山的視頻,看得有些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