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妍與素妍一直都在家里呆著,除了爸爸媽媽、保姆安太太與偶爾前來的太姥姥外,基本上不會見其他人——偶爾的幾次,也是去周邊的兒科診所打疫苗。
所以,這次周歲禮是她們第一次遇到這么多親戚朋友。陌生的環境讓主人公秀妍和素妍也是很緊張——奶奶(以其他身份出席)和姥姥一邊一個地把穿著五彩繽紛民族服裝的兩個小姑娘放到擺放著一大堆給她們準備的有些“寓意”的物品前,任其挑選。
這個國家的抓周禮并不教條,不需要嚴格地按照天干地支地擺上十幾樣。只是舊事物跟著舊事物的寓意走,新事物跟著新事物所代表的行業走。
秀妍挑中的是最顯眼的航空模型,素妍挑中的是計算器。
根據林父林母的記憶,林義龍小時候的抓周禮是在奶奶家附近的一個小飯館里完成的。記得當時林義龍抓周是抓得算盤——諷刺的是,林義龍參加高考數學卻只考了96分,遠遜于他其他幾個平均差8分滿分的成績——林父和林叔這哥倆一直對此耿耿于懷。
至于艾米,選的是有玩偶跳舞的八音盒,倒是十分符合她現在的職業。
“我從來不信這個。”林義龍趁著其他人的目光都放在女兒們身上時用俄語向艾米抱怨,“要不是我爸說小孩子不能缺這個,我才不想給秀妍和素妍抓這個呢。”
“別!”艾米及時否定,“我爸爸覺得,因為我已經這樣了,他要好好扶養自己的兩個外孫女。”
“因為女兒們用了他的姓氏?”
“是的。”艾米不好意思地回答道,“我爸爸總認為,姓氏名字才是關鍵,秀妍和素妍的音譯,正好對著他們家的族譜。
“這也是為什么任奶奶待隔兩代孩子那么親近的原因?”林義龍才算明白過來,“我還以為是”
沒等林義龍說出來,任父作為東道主,穿著西裝,向賓客們致辭。
“為了我的兩個外孫女的幸福,舉杯!”
“干杯!”賓客們也舉杯慶祝。
話說,這兒的人很少像自己的東西鄰那樣把“干杯”兩個字喊出來,一般都是依照語言句法那樣喊最后那三個音節——而考慮到這個國家的語言總是把動詞放在句尾,他們說干杯的時候其實是說的是“為了”或者“祝”的意思,不過約定俗成,大家都懂。
之后就是開宴,開宴之前也有收紅包的環節,不低韓陽人一般都很摳門,就算是親屬,就算出席人收入不低,禮金也很少有拿超過5萬元的,給10萬就算近親屬,林父林母出于“同事的情誼”給了10萬元。
秀妍和素妍必須要吃兩個特制的米糕配海帶湯(至少嘴邊要沾一點),然后按照西方給孩子過生日的風俗吹蠟燭、切蛋糕——在這之后,兩個小朋友會被很體貼地帶離會場,回家或者去別的地方休息。
艾米被林義龍陪著帶著秀妍和素妍回他們的新家,因為他們昨天抵達的時候也屬于第一次入住,不知道怎樣,于是就讓艾米帶著秀妍素妍回孩子姥姥家暫住一宿,親自確定適合孫女們入住的條件才允許艾米帶著孩子搬進來。
林母購置并改建的新家離韓陽森林公園不遠,拿四個并列的小工務商店(家居建材店)夷平改建而來的四層公寓樓,因為地勢較高,爬到四樓就能見到韓江——風景是相當不錯。
“我的夢想都實現了。”艾米把女兒們哄睡覺,把自己埋在樓頂的露天沙發里,“就算是明天死去,也算死而無憾了。”
“那秀妍素妍怎么辦?”林義龍問道,“而且,艾米今年才21歲,這語氣顯得太滄桑了,一點朝氣都沒有。”
“我就是這么感嘆一下。”艾米做了個鬼臉,“我小時候就這么想,以后要是能住在大公寓,然后能在大舞臺跳芭蕾,有兩個快樂的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