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說帶著女兒來“父國”看看,不如說是凱蒂為林義龍和女兒們準備的時間享受天倫之樂順帶自己旅游。
外國人來華有個旅游悖論,他們來看的目標都是些本地人不怎么看的古建筑和古城市——但從林義龍為代表的一些人,是十分不愿意讓外國人看到這些的——因為之前就要直視有些尚存的所謂陋習也要被直接地觀察。
作為本國人,至少林義龍自己希望他的賓客能看到祖國蓬勃發展的那一面,而不是守舊落后的那一面。
不管怎樣,燕京古跡還是要看一看的。
晚上,華燈綻放,讓夜幕的燕京城非常漂亮,但因為已經接近盛夏,非常悶熱。
“熱嗎?”林義龍問著姐妹倆。
“還行!”波莉展示了韌勁,“我能忍!”
帝都迎面撲來的風都是熱風,讓習慣了英倫平均24度的金斯頓市民們很不適應。
“只是沿著街走就已經這么多汗了,要不然進商場里面逛逛吧。”凱蒂見女兒有些苦夏,建議道。
“你想想看啊,要是夜晚都這樣,明天白天怎么辦?”林義龍道,“明天還是一個大晴天,溫度更高。”
“有點像芬蘭桑拿浴。”凱蒂道。
“你說的對,就是高溫桑拿天。”林義龍道,“多虧你夏天沒去過韓陽,那地方本來就比燕京離海更近,也更悶。”
“說起來,就算為了選票,我也應該去一趟韓陽。”凱蒂笑道,“我選區有不少選民,都是韓裔。”
“那是你的事兒了,但我可以幫你安排韓陽那邊的接待。”林義龍道,“主要是,你選區里的居民都是大企業外派員工,幾乎沒有投票權,就算去那兒,也轉化不成選票呀。”
“h。”凱蒂琢磨著,好像是這個道理。
汲取上次和耶昂姐妹到燕京的經驗,林義龍和凱蒂帶著女兒們在天朝零公里附近轉了一圈后,回到了酒店,憑著信用卡附贈的電子卡券在西餐廳就餐——說是西餐廳,中餐也有,連烤鴨也具備。
小孩子當然甜食,但因為害怕其他客人,并沒有往取餐的人堆里湊熱鬧的想法。兩個小女孩就被林義龍一邊一個抱著在熱菜和冷菜區逛了一圈,看看想吃什么。
最終,懷特豪斯小姐妹倆選了肉、沙拉和炒飯。
盡管已經年滿三歲,可因為消化能力問題,許多時候因為食物中的“危險”還是要被挑撿好吃飯。
“好吃么?”林義龍問著女兒們。
“飯好硬!”塞莉直言不諱,“肉太大塊了。”
“沒吃飽?”林義龍進一步問道。
“想吃媽媽做的農莊派。”波莉附和著妹妹,“要是有蛋糕就好了。”
“等會吃點水果和蛋糕吧。”林義龍征求凱蒂的意見。波莉和塞莉也想吃,所以用近乎乞求的眼神盯著母親。
“可以!”被三雙至親注視著的凱蒂也只能同意,“但晚上要刷牙!”
“好的好的!”姐妹倆沒準可以為了甜食付出一切。
林義龍去給兩個女兒拿了一人拿了兩片蜜瓜,一片全麥吐司和一整塊草莓奶油蛋糕,從中間分成了兩個小塊,給女兒們的盤子里填上。
“你太嬌慣女兒了,這樣不好。”凱蒂勸道,“女孩其實比男孩子更獨立,別太寵著她們。”
“當然啦!”林義龍道,“可她們畢竟是第一次,總有一個適應和學習的過程,明天再熟悉一下就讓她們自己來。”
內心覺得好像虧欠女兒是一回事,但通過什么方式補償是另外一回事。盡管林義龍可以完全“嬌養女兒”,可這個概念至少在林義龍這邊是不成立的。他更愿意“富養”:比如開闊眼界之類的旅行,或者為她們安排各種“有意義”的課外活動。
仔細考慮一番的話,波莉塞莉在這方面這邊是先天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