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對方反應時間,于是,隨著他在高臺上的微微抬手,漢軍大營中當即鼓聲陣陣。然后,那集中起來使用的七千多漢胡騎兵在徐榮的統一指揮下,從白馬旗下緩步向前,穿過了倒塌的營墻,徑直向敵陣而去。
對面的高句麗斷后部隊,對此根本毫無辦法,甚至,以步兵為主的高句麗軍陣因為大股騎兵的集體涌出,已經開始動搖了起來。
戰鼓如雷,作為被公孫珣臨時委任的騎兵統帥,徐榮甫一越過營墻斷口,便看清楚了對面的局勢,然后便當即立斷,催動所有騎兵逐漸加速向前,直撲敵陣!
“大局已定!”見識過大規模騎兵沖陣威力的婁子伯登是徹底松了一口氣。“高句麗人來不及反應了,恭喜少君,大局已定!”
“是啊,大局已定,不想今日復見此盛景。”公孫珣負手起身,也是忍不住連聲感慨。“可惜缺了一個程德謀不在此處與你我共賞此景。”
婁圭仰頭大笑。
兩里多的距離,不過就是讓騎兵能沖起來而已,但是,騎兵一旦沖了起來,便不是人力所能阻擋的了。
于畀留面色慘白,他幾次想張口說話,讓自己的部隊作出一些反應,卻終究是沒有出聲。恰恰相反,一個念頭卻隨著對面漢軍騎兵的鋪天蓋地而來越來越大——一切都沒用了!
公孫珣重新在高臺上坐了回去,然后靜觀其景……如果說,之前在柳城親眼所見,兩萬騎兵突襲一萬騎兵,還有點像是行云流水的味道,那么今日這七八千騎兵短距離內加速,去硬撼一萬步兵,就有點像是以石擊卵了。
速度、力量、撞擊、犧牲、破碎……甫一接陣,高句麗軍陣便整個潰散開來,然后朝著自家大營倒卷而去。
“完了!”
于畀留終于說出了卡在嗓子眼里的那句話,卻已經是在幾名忠心家臣的圍護下跌坐在地,然后痛哭流涕。
“不要管這些敗兵,我們身后還有幾千步兵來接管大營,收拾殘局,全軍給我穿營而過,打散他們的建制,然后去追那些先前逃走的高句麗人!”徐榮立于馬上大聲呼喝,他發布命令時只覺得渾身都興奮的在打顫,作為一名軍人,他不是沒有想過會有一天帶領著七八千騎兵摧枯拉朽的擊敗敵人的一日,但卻根本沒想到這一天來的如此迅速,而敵人卻又如此不堪!
帶著滿腔的興奮,徐榮下達完命令后,就徑直縱馬直接往高句麗大營里而去,根本沒有注意到自己腳下的敗兵堆里有一個痛哭流涕的山羊胡子老頭,更沒有想到,這個人居然是之前數日與他對壘的高句麗前軍主將。
當然,便是知道了他恐怕也不會在意和停留,因為從今日起,從七八千騎兵從漢軍營壘內呼嘯而出的那一刻起,高句麗一切的一切,就什么都不算了。
—————我是長驅直入的分割線—————
“徐榮,字伯進……初,為玄菟別部司馬,高句麗引軍五萬來攻,太祖持兵八千相據于坐原,以榮為前軍督導……酣戰三日,賊不能克,漢軍援軍又至,將退,乃立大營于漢軍營前兩里處,復以萬人斷后。太祖遂效鄢陵之戰,撤帳平灶,立騎陣于營中,復推倒營墻,拜榮為騎兵司馬,總攬全軍騎軍七千直出敵陣。榮橫刀馬上,揚聲直攻向前。賊左相于畀留率萬眾相迎,一戰而潰,自知事壞,乃跪哭于營前。榮過于畀留而目不暇,曾不下馬,又追陷潰兵直入賊營,盡陷其營,復不下馬,又長引騎軍穿營而過,輟賊大眾于后。
太祖立于高臺上,見榮如此,乃笑謂左右曰‘吾自幼讀史,及所聞古之善用兵者,未有長驅徑入敵圍如徐司馬者也!’軍中遂盡呼榮‘長驅司馬’,乃名震遼東!”——《舊燕書》.卷七十.列傳第二十
s感謝老書友皇馬的飄紅打賞。
還有新書群684558115大家可以加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