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太守覺得自己發揮超常了!
無論是那番臨時起意的煌煌大言,還是這天夜里針對張寶的出色夜戰,都有點發揮超常了!
甚至于一瞬間,他自己都差點信了自己那番忠心可鑒日月的鬼話。
不過,公孫珣自己信不信是無妨的,關鍵是郭勛居然信了……這當然也是可以理解的,因為從之前對方在樊輿亭阻攔自己,然后一意執法范陽盧氏這件事情就能看出來,這位幽州刺史應該是個很有脊梁,或者說很有擔當的大漢忠良……人家愿意信,那……那自然就很爽了!
要知道,刺史和太守的政治地位雖然是相等的,雙方誰也不怕誰,可說到承擔政治風險這個東西,還是代表中樞監察地方的刺史更高一籌,郭勛愿意相信自己,并且愿意為自己分擔政治風險,那自然是再好不過了!
更不要說,身為幽州刺史,郭勛手里有一個讓公孫珣垂涎三尺的東西……那就是本州的臨時軍事調度權……換言之,那三千幽燕鐵騎,郭勛是真能變出來的!
當然了,即便是郭勛表態愿意分擔政治風險,愿意調兵給他,公孫珣也不會坑到不管不顧直接領兵南下河洛……如此舉動,不要說被人認可為大漢忠良了,怕是洛陽那邊要扔下黃巾軍不管,先動員起三河騎士宰了他再說!
實際上也無須如此,因為公孫珣手里的那所謂一萬兵根本不堪遠征,而認可了他的郭勛調兵也需要時間。
這個時間,足夠做很多很多事情了。
首先,張寶緊張退卻之后,涿郡這里跟洛陽的交通也立即就恢復了,信使完全可以走中山、常山、趙國、魏郡、河內一線迅速抵達洛陽,于是公孫珣和郭勛即刻聯名起草了一份奏疏,既匯報了幽州這里的戰況,又主動提出了一個簡單的戰略計劃。
其次,公孫珣趁著這個時間,還嘗試著打了一下隔壁廣陽郡的失陷地區。
而且你還別說,在程遠志已死,張寶退兵的情況下,廣陽那邊的黃巾軍占領區幾乎是望風而降……或者說當地豪強看清局勢后立即撥亂反正起來。
不過有意思的是,在拿下廣陽失陷的南半郡以后,公孫珣驚愕的發現,漁陽那邊居然已經完全光復了,而且帶兵之人不是別人,正好是公孫珣在奏疏中有所舉薦的自家族兄,漁陽令公孫瓚!
不得不說,自己這位族兄終究是個有能耐有氣運的人,時機到了,該冒頭總是能冒頭的。
而就在公孫珣、公孫越、劉備等一眾故人與公孫瓚在漁陽郡泉州城相會的時候,公孫珣和郭勛的聯名奏疏也送到了洛陽。
話說,公孫珣的所謂簡單戰略計劃確實很簡單,就是在外圍迅速作出分割動作,以求控制住黃巾軍在河北的擴張勢頭!
他建議,讓郭勛動員幽州步卒即刻南下,利用城市、縣邑層層推進,以壓制張寶,進取冀州北部大量失陷區;然后公孫珣領著上谷、代郡、漁陽的騎兵,借助騎兵的速度迅速沿著太行山南下,一路掃蕩到河內,以確保黃巾軍的勢力不往并州以及洛陽方向進展,這就是他所謂的南下河洛,上救首都,下拯黎民了。
這個計劃怎么說呢?
看似頗有章法,步騎協同,動靜有力的,頗有將張角三兄弟直接關入籠子里的架勢!
可問題在于,公孫珣心里比誰都清楚,別看張角現在攻城略地,可實際上他們三兄弟本來就會被迅速關入冀州中部這個籠子里的;而且,所謂郭勛南下的推進,根本就是在撿張寶后撤過去的漏;至于公孫珣所走的這個路線,現在根本就是‘國占區’,除了河內那邊有些馬元義的殘余部隊在鬧事外,別的地方真的是一馬平川!
所以,這個計劃根本就是為了讓公孫珣領著幾千騎兵迅速南下,在中央面前露臉,然后在即將進行的軍事部署獲取一席之地!
不然呢?領著三千騎兵掃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