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維十月,秋收已過。
就在董卓開始調度關中精銳大舉出潼關在洛陽周邊布陣的時候,就在關東聯軍十幾路人馬開始總動員的時候,遠在幽州的公孫珣也正式起兵,自代郡西進雁門,揮軍入三晉故地。
為什么這么快?為什么其余人都還在動員,公孫珣就能出兵?
原因很簡單,此番西進,衛將軍公孫珣居然只帶了兩萬兵!
這個數字,說實話,若是傳到董卓的耳朵里,那以董相國多年的軍事經驗,應該還不至于說什么,可若是傳到如今關東聯軍的那些人耳朵里,指不定就會被人笑掉大牙的。
要知道,關東聯軍現在可是連兵十余萬!
光一個廣陵太守張超,就直接帶了兩萬兵千里迢迢從長江邊上來到黃河邊上,足以羞煞坐擁十郡的公孫珣!
這真不是胡扯,張超真的是這么干的,這廝大舉征兵,然后掏空了廣陵的家底子,什么都不管了,一路北上,就是要討董!簡直比孫堅孫文臺還要堅定!
而孫文臺這時候也不是區區幾千兵了,他從長沙一路北上,半路上替袁術宰了荊州刺史王睿,殺了南陽太守張咨后,部隊也膨脹到了萬余人。而趁勢吞并了天下第一大郡南陽的袁術,更是拉起了三四萬的部隊在魯陽自立旗幟,寫信給自己兄長袁本初,說要獨對南路。
至于袁本初,也不遑多讓,他在河內搜刮了一通府庫,拉起了萬余人的部隊后,更是得到了韓馥的全力支持,冀州四郡的軍隊、裝備、糧草全都直接輸送到了其人帳下。
實際上,此時整個關東聯軍,只有一個曹操兵力最為弱小,但即便是曹孟德這個無地盤無官位之人,在忽悠了幾個財主并向曹、夏侯、丁等自家宗族兄弟們發出邀請后,照樣拉起五千人!
這種時候,之前大鳴大放的公孫珣只發兩萬兵,確實有些兵威不振的感覺。
但為什么只帶兩萬兵呢?
原因也很簡單,此番西進,一來要董卓放松警惕,有奇襲的意思;二來,說起來有些尷尬……別看之前田豐舌戰群儒,將西進并州說的多么天花亂墜,可實際上他自己也得承認,此番走并州,道路遙遠、地形復雜、后勤艱難……換句話說,公孫珣沒有那么多糧食,或者說不敢將那么多珍貴的糧食砸在并州的山窩里。
尤其是,今年夏天雨水特別多,各地的收成其實不太好。
當然了,若是能吞并雁門、太原,那么后期再增兵也是可以的,就地征兵也沒問題……從這個角度來說,太多兵馬也真的沒必要。
而且再說了,幽州這里,呂范、程普留守大本營,要不要留些機動部隊?公孫范屯駐范陽,董昭進駐鉅鹿,審配固守邯鄲,他們三個方面之任,尤其是后兩個,不去給支援已經有些不足了,如何還能從各自地方上抽調部隊?
總之一句話,誰讓洛陽到廣陽,走并州的話,足足有兩千多里地呢?
勞師遠征這四個字,背后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與其拉著一支大部隊勞民傷財,不如集中一支精銳部隊出征,反而讓老百姓繼續休養生息。
而既然說到這里,那話還得說回來,公孫珣的這些地盤,窮是窮了點,偏是偏了些,但真要說到精兵強將,卻是不遜于天下任何地方的。
比如這一次出兵,公孫珣就按照自家的母親的提議,采用了周代復古的軍事編制,統一整編了自己地盤上的部隊,最后居然在沒有觸碰趙國、鉅鹿的情況下,早早規劃出了一軍、兩師的純軍事部隊。
兩個師,各三千人,分別屯駐在廣陽昌平本地和中山,前者由留守的衛將軍幕府長史呂范掌握,用來‘護衛衛將軍夫人和剛剛回到昌平母親身邊的衛將軍長子公孫定’;后者則由被拜為建威將軍的程普所領,屯駐到了常山、中山、鉅鹿交界處的下曲陽,儼然是用來支援冀州審配與董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