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裂當然是可以的。
這是春秋時便廣泛存在的死刑標配之一,雖然歷史上很多仁君與名儒之間都有廢除這個刑罰的明文旨意與建議,但實際上都很快就恢復了。
到了漢末時節,這個刑罰更是處理公然謀逆之人的標配。
比如黃巾之亂和隨后幾次大規模農民起義的首領、參與者,一旦活捉,除非事先有政治承諾,那基本上都要押送到洛陽車裂。便是張角早死,也專門被后來的冀州牧皇甫嵩給依命開棺戮尸,并割下首級,傳送洛陽。
而以袁術這幾天干的事情來說,尤其是對小皇帝的人格侮辱,平心而論,車裂也就是車裂了,沒啥好說的。
但是回到眼前,天子說完這句話后,袁術尚在地上蜷縮待死,旁邊的鄧芝卻幾乎是立即從黑影中閃出,表達了反對意見“至尊不可!”
“為何?”天子握著終于拔出來的佩劍,憤然相對。“‘狗腳朕’不值一車裂嗎?”
“非是此意,”鄧芝趕緊再勸。“袁術雖烹死不足惜,但此時人心板蕩,軍心難定,之前又都聽命于袁氏,若強行車裂,怕是會動搖軍心……再補上一劍,殺之棄于荒野便可。”
天子微微一怔,卻憤然搖頭“正是如此,才該明正典刑,須知袁術一死,軍心不屬朕,還能屬誰?正要光明正大刑殺此人,方能趁此收軍心。”
這次輪到鄧芝愕然了。
因為好像還真是這個道理啊,就眼下這個局面,袁術一死,呂布也死訊確實,大家又處于一個半隔絕的情勢之內,這些部隊不效忠天子還能效忠誰?
就好像之前呂布跌落糞坑,很多從南陽起用、此時想投降的隨行‘大臣’們便紛紛議論,說公孫珣是失信天下,擅殺降人,搞得他們都不敢投降,只能往南去江夏,簡直是太過分……
但此言被袁術得知,這個死了女婿的大將軍卻對此嗤之以鼻,用其人話說——公孫珣遮遮掩掩殺了個降將就失信天下了?就算是真失信了,誰能取而代之?若無人能取而代之,則其人得國之正,猶勝漢高祖!
一群喪家之犬,誰比誰可惜?!
登時便讓隊伍老實了下來。
“陛下。”就在此時,剛剛救下天子的京澤終于收劍開口,卻是從另一個角度提出了反對意見。“袁公路死不足惜,車裂當然可行,但軍中并無足夠健力車馬……僅有幾輛好車,不是至尊與后宮諸位貴人們所用,就是太尉還有一些病重大臣們所乘。而且,車裂需要的時間和準備太多,咱們此時是正在趕路,誰也不知道身后蔡瑁能撐多久,盡早入江夏,與劉豫州、劉荊州取得聯系才是正題。再說了,袁公路如此姿態,能不能活到明日白天都不好說。”
天子望著地上已經漸漸氣若游絲的袁術沉默一時,既不否定也不認可。
很顯然,他是被京澤說動了,而且客觀條件也擺在這里,但他從骨子里就不愿意這么輕易饒了地上這人。
而且說句掏心窩子的話,這個小天子還真不是因為區區‘狗腳朕’就對袁術憤怒到這個地步。
話說,今年還不到十七歲的劉協這個人,可能因為年幼和家庭生活缺失,還有特殊的身份,有這么一點行事不接地氣,但他真不是傻子,而且是真聰明……不可能所有大臣都是瞎子。
而就是這么一個公認的聰明天子,在束發之前于長安是有過一段安生日子的,彼時,正處于人生關鍵階段的他接受教育與接觸信息的渠道并沒有被刻意隔斷。而那段時期,恰恰就是袁紹被活活困死在黃河口以后,天下輿論漸漸翻轉的時期。
當時,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審視世族加豪強服務于天子公卿權貴的這種社會模式,而這種情況下,即便是名聲極好的荀爽都因為給袁逢守孝而被人議論,何況是處于靶子正中心的袁氏呢?
沒錯!
即便是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