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遇到的東郡郡守的兒子?”
“你是說,那個想要憑借他父親的勢力強買強賣的少年?”始皇自然是還記得的。
“不錯。”蒙澤點頭,“若不出意外,此人很快會被舉薦,而后擔任我大秦之官吏。陛下認為,他,合適嗎?”
始皇繼續沉默,蒙澤說的沒錯,現在的官吏……官吏啊!
蒙澤提出這件事,是因為,秦朝這個時候的人才舉薦制度,是保舉制!
何為保舉制?
其一,被推擇者需有善行,有良好的品質。
其二,有一定年齡限制。根據秦律《內史雜》規定,“除佐必當壯以上”。《禮記·曲禮》曰“三十曰壯”。可見,秦時為吏者必當壯年——30歲以上。
其三,家貧者不得被推擇,據秦簡《法律答問》可知,秦基層官吏系由豪帥擔任,一般貧民并無進身之望。
其四,實行保舉制,即推舉選擇者和任用者要對被“推舉選擇”者承擔法律責任。據《史記·范雎列傳》,范雎保舉鄭安平任將軍率領秦軍擊趙,結果鄭安平投降于趙,范雎因此受到牽連,“罪當收三族”。
也就是說,窮人根本看不到晉升的希望。
而漢朝……劉邦是個無賴,雖然是個亭長,但也看不到晉升的希望。
韓信,“貧無行,不得推擇為吏”,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還有一個寄生于這個體制的小吏蕭何。
窮人,無賴,小吏,聯合起來向這個王朝人事制度發起挑戰,這實在是對秦朝人才體制的巨大嘲諷。
而在這樣的體制下,那一位東郡郡守的兒子,過些年很快也會被保舉,并且因為有父親的路子,恐怕會節節高升。
“咸陽城中,官員們的子嗣,有德有才者,有之;有德無才者,有之;無德有才者,有之;無德無才者,亦有之。”蒙澤拜倒,“此四等人,最佳為有德有才者,最差為無德有才者,但臣覺得,他們的子嗣,恐怕大多數會在若干年后,進入我大秦的朝堂。陛下真的覺得,那樣的人,能夠將臣與陛下未來將要打造好的大秦盛世,繼續下去嗎?”
始皇睜大了眼睛。
大秦盛世!
現在蒙澤正一條一條的提出建議,想要與他一起打造一個前所未有的盛世!
可若是后人敗家……如之奈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