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澤穿著一身銀色華服,發冠束起,站在講臺上。
而下方,各位公子已經一臉新奇的看著這桌椅,以及桌面上放著一疊一疊的紙張,不是宣紙,更偏向于硬紙。
還有那一支鵝毛筆,以及墨水。
“這紙張,竟與姐夫之前才做出來的紙張不同。”胡亥驚喜的看著桌上的紙,“還有,這是鵝毛,竟也能用來書寫嗎?”
扶蘇倒是沒有這么多話,不過,也確實是仔仔細細的試了一試。
蒙澤手中拿著戒尺,笑了笑,“物品的作用,我大抵都也介紹過了,接下去,開始上課,請諸位公子認真聽課,要知道,你們手中可是沒有教材的。”
“哪位不好好聽,或有擾亂課堂紀律者,戒尺可不會放過你。”
于是胡亥閉嘴了。
拿起粉筆,蒙澤在黑板上卸下了今日第一堂課的標題,格物。
寫下這兩個字,蒙澤都笑了,好像每一個穿越者,都要說一說這格物,而每一個穿越者,差不多都在用格物的名頭對古人們傳授著后世的知識,自己,居然也不例外。
“何為格物?”蒙澤看向眾人,要知道,他在上大學的時候也給幾百人講過課,匯報過成果,所以,倒是一點也不怯場。
說起來,格物倒是儒家思想的一個產物,而且,儒家,對未來很有用啊。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
“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
“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
“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
“格猶窮也,物猶理也,猶曰窮其理而已也。”
扶蘇倒是贊同的點了點頭,覺得蒙澤說的很有道理。
趙彥眉頭皺起,思考起來,他應該算是法家的支持者。
其余眾人,有恍然大悟者,有不解者,胡亥是根本就沒有聽懂,眨巴著一雙大眼睛,不斷的賣萌。
蒙澤笑笑,事實上,他更希望扶蘇能聽進去,從扶蘇出生那天起,就深受秦始皇的喜愛,他年輕時非常聰明,渴望學習新的東西。直到成年,秦始皇也有心教導讓他參與朝政,并且在朝臣議論事情時,扶蘇總會提出他對事情的看法。而今,扶蘇不僅僅聰明,而且越發低調。
而且蒙澤覺得,有他在,胡亥要上位的可能性,太小了。古人信天,信命。他這一夢,直接就是定了扶蘇為二世皇帝。至少知情的幾人,幾乎不會再有其他心思。當然,趙高還在蒙澤的觀察期。
儒家的一些東西,蒙澤覺得倒是有道理的,但,也不僅僅是會教授儒家的。
而格物,在一開始,也是為了探究萬物的本質。
當然,一開始的儒家門人們,也確實不是后世那種,只知道拿著書本苦讀,想要理解先賢意思的那種。
“可有人能部理解的?”蒙澤笑著問出。
“姐夫……不,先生,你講的太難了,能不能簡單一點兒?”胡亥還是不太客氣的。
眾人看著胡亥,而后報以善意的笑容。當然,幾個公子之中,還是有那種嘲諷笑容的。畢竟,他們也不理解,為何胡亥能受到始皇的喜歡。同樣都是始皇的兒子,為何胡亥不一樣。
而今,他們既然互為同窗,而且,這是一次機會,一次能讓始皇看到自己才華的機會。
“先生的意思是,通過對萬事萬物的認識、研究后才能獲得知識;獲得知識后意念才能真誠;意念真誠后心志才能端正;心志端正后才能修養身心;身心修養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