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百業(yè)不得運轉(zhuǎn),官府的糧會放完,而百姓沒有收入,只會越來越窮。但當務(wù)之急確實是要解決這幾萬口人吃飯的問題,所以,米價,一定要穩(wěn)下來”
“可旱情剛出沒多久,糧價就已經(jīng)到了五十文一斗。”
五十文一斗,燕圓月眼睛瞪得老大,這和她們看到的差得實在有點大啊。
“所以,藍公子給提了一個建議,每個官府的府地都有自己的糧庫,雖然出現(xiàn)了暴亂,但平和的災(zāi)情還在可控制的時候,只是百姓失了信心,若是開倉放糧,就更沒有人愿意農(nóng)作工作了。所以,他提了一個極大膽的想法”
“將官府中的官糧出售給鄉(xiāng)紳米店,然后你們規(guī)定售出價格,這樣既能讓市場上有百姓吃得起的糧,也可以讓政府有足夠的錢去做事”
燕寧順著他的話接了下去,這也就是為什么米店里出售的多是陳米,這些年干旱嚴重,怕是各地收上的新米不多,因此哪怕是官庫里的,也都是陳米。
“郡主說的不錯。官府有了錢,才可以做第三件事,平暴亂。光靠武力鎮(zhèn)壓平定暴亂只能引起更大的反抗。百姓們會暴亂,是因為沒飯吃,沒錢賺。所以平暴亂最關(guān)鍵的是穩(wěn)百業(yè),復(fù)民生。”
幾人都沉默了起來,藍昭和宋云禎的膽子是真的很大啊,一個敢說,一個敢做!
這樁樁件件都是違背律例的,地方官員私自開倉放糧是殺頭的大罪,而以官糧出售給鄉(xiāng)紳商戶,這事沒發(fā)生過,但也是直接可以劃定死罪的事情,怕是誅九族也不為過。
但細細算起來好像還有些不大對的地方。
“去年平和年收糧稅約十六萬石,這幾年收成不好,官倉所余不會超過三十萬石,你就是全賣了,也只有三萬兩,而且就我了解,城中還設(shè)了開倉放糧的粥棚,那你連三萬兩都沒有。甚至退一萬步說,你要賣糧,也要有人收吧,能吃下三十萬石糧的,也沒人有這個胃口和膽識。所以平暴亂和開官倉里頭,你是不是還隱瞞了什么”
她的話一針見血,連韓柱也忍不住思忖起來,本來,他只知道平和太守開了官倉而且賣了官糧,但到底解決了平和旱災(zāi)影響的百姓生活問題,鎮(zhèn)壓了暴亂。
他也捉摸不定該怎么處置他,畢竟是誅九族的大罪,所以只好勾著燕寧親自過來看看,為此做一個決斷。
但剛剛小郡主這么說起來,此事怕是另有隱情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