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會上,胡院士例行詢問每個人的進展,這次他把重點放在了楊晨的研究上“楊晨,怎么樣了?”
“胡院士,昨天經過幾組對比測試最終發現,當cb螺旋線圈匝數相同,外半徑增加的時候,線圈兩端的輸出電壓增加明顯,而其它對比測試沒有明顯變化。”
聞言,大家均是一愣,紛紛把好奇的目光投向楊晨。胡院士眼角的魚尾紋頓時皺了起來,笑容更甚“你的這個發現還蠻及時,我們待會看看實際的測量結果。”
早會結束后,胡院士和師兄師姐們站在楊晨的電腦桌前,楊晨把實驗數據展示給他們看,幾位師兄師姐嘖嘖稱奇。
他們當時也做過類似的對比,譬如方形線圈,矩形線圈,多邊形線圈,圓形線圈,但是效果并不明顯,可能主要因為沒有在cb上繪制過,而是手工扎成的線圈。沒想到楊晨小師弟居然將圓形線圈做的這么細化。不由得在心中對楊晨小師弟刮目相看。
胡院士讓楊秀對楊晨的實驗結果重新測試,發現果然跟楊晨實驗報告上測試的數據幾乎一致,只有不到05的偏差。
高興之余,胡院士臉色卻是稍顯凝重,輕咳一聲道“當時,我們也做過楊晨的線圈的對比測試,但改善不大,大家好好想想,為什么楊晨一來就有了這么大幅度的提高?”
頓時,實驗室里的氣憤有點沉默,大家內心復雜,更多的是對楊晨的欽佩。一個20歲剛出頭的年輕人在短短不到兩個星期就取得了如此卓越的成效,不禁令他們刮目相看。
楊秀的臉有點紅,不好意思的說道“楊晨師弟,你剛來的時候,我臉色不太好看,還請見諒!”
楊晨笑道“哪里的話?我知道項目沒有進展,大家都很沮喪,我能理解。我看過你們整理的資料,我是站在你們這些巨人的肩膀上來做的。離我們的目標71還有3的差別,接下來的過程中,我會再接再厲。”
知道楊晨不是空口無憑這樣說的時候,胡院士由衷感嘆,小小年紀卻裝著一個成人般的心,這份心智也許連博士生都不如。
“好啦,大家各忙各的去吧,我們明天再對齊,楊晨,你繼續摸索。”
大家散去后,楊晨又陷入到苦思階段,能源的轉化效率有了很大提升,但離目標還是有一段差距。雖說在匝數相同的情況下外半徑增加,有很大的改善空間,但因為cb板的面積有限,現在設計都講究可工業化生產,總不至于將cb板的外半徑繼續增加吧,至少在成本上會很高。在保證成本的基礎上,能否再優化呢?
楊晨在草稿紙上劃著感應式無線充電系統的整個模塊結構,主要分兩部分,發送端和接受端。發送端主要包括信號源,調節電路,功率放大,這些芯片都是選好的,無需更改。
接收端的整流濾波,電壓檢測調控控制,也沒有任何問題,會有哪些因素影響到它們之間的轉換效率呢?
隨意畫了一根線,連接著發送端和接收端的兩個線圈,也就是初級線圈和次級線圈,楊晨突然意識到有個因素沒有考慮到,就是發送端和接收端的兩個線圈的相對位置。
他當時放置兩個線圈的時候,沒有考慮他們相對位置的變化,只是大致大致對齊放置,所以中間出現了能源轉化效率的波動。好在不需要重新設計電路板,就拿著手上的cb板進行測試,最終得出了結果。
他把初級線圈和次級線圈的相對位置分為三個部分。在垂直方向上,他發現它們之間的空隙越大,漏磁越大。當空間間隙小于兩毫米的時候,理論上更能促進能量的耦合,應該能夠提高傳輸效率。
而在水平位置上,這兩個圓形線圈中心點彼此重合的時候,能源的供給效率最高。在三維空間上,這兩個線圈要保持絕對水平,出現一邊傾斜,耦合效率都會下降。
做研究不僅講究理論,還要講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