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鐘后,胡院士來到電氣學院實驗室,迫不及待的問道“楊晨,快演示給我看看。”
幾人讓開一條道,胡院士順著楊晨手指的方向走過去,徑直來到實驗桌前。
“實驗數據呢?快給我看看。”
楊晨打開已經熄屏的電腦顯示器,輸入密碼,測試數據便呈現出來。
降低了8c多,這么大改變?胡院士不敢相信“楊晨,你介不介意我重新驗證一遍?”
“沒問題。”任何實驗結果都應該能夠被重復檢測到。
胡院士像個學生,找過來一張凳子,坐著檢查楊晨連接的電子線路,重新調試電腦上的程序軟件,然后開始測試起來。
見他聚精會神的樣子,楊晨三人面面相覷,一種無法明說的意味彌漫開來。胡院士身為國家工程院院士,國家的頂級精英人才,已經度過了需要親自測試的情形。
以前的項目都是他有了方案,然后讓項目組的其他成員一起完成,他定期審核試驗結果和試驗進度,中間有疏漏及時調整,很少親自操刀。
可是今天,他身心坐在凳子上,身體前傾,腦袋探出,認真的擺弄著手中的實驗儀器和測量工具,仿佛回到了20多年前的學生時代。
楊晨三人沒有說話,靜靜地等待著,以免打攪他。約莫一個小時后,胡院士總算抬起頭來,用難以置信的目光看著楊晨“我反復測試了5遍,沒什么問題,這個研究成果太震撼了,你申請專利沒有?”
楊晨搖搖頭,胡院士叮囑道“先申請專利,再寫論文,研究成果先不要公布出去,等申請專利成功,再讓蘇省科技廳過來驗收不遲。”
“好的。”
接下來的幾天,楊晨都在處理專利的事情,按照專利的格式寫完后,提報給學校的專利部門進行審核。專利申請生效已經是一個星期后的事情了,楊晨開始著手準備論文。
寫論文是對自己勞動成果的歸納總結的過程,不能有邏輯上的漏洞。
“胡院士,我的論文寫的差不多了,專利申請完畢,現在,可以把羅研究員叫過來驗收這個項目嗎?”
“是時候了。”胡院士興奮道。
“您幫我聯系一下羅研究員。”
胡院士皺眉道“楊晨,這件事情你親自聯系比較好,你是這個項目的負責人,你親自聯系,后續方便跟他們打交道。”
楊晨了解胡院士的用心,不過他還是不想越過胡院士這一級,一是對胡院士的尊重,自己能夠加入這個項目,胡院士是自己的伯樂和引路人。二是他不想跟這些大領導有太多接觸,做學術還是單純一點比較好。
楊晨頓了頓,胡院士頓時清除他的想法,不由贊賞,多少人在他的眼皮底下妄圖結交一些領導,而楊晨似乎沒這方面的意圖。令他感到意外的同時,又有點佩服他的勇氣。
“好吧,我不為難你,我當你們的中間人。”
胡院士在電話中跟羅杰說了這件事,讓他隨時過來驗收,羅杰整個人定住了,見那邊遲遲沒有聲音反饋回來,胡院士焦急道“羅研究員,您怎么啦?”
“我沒事,好的,具體時間待會我給你電話。”
掛掉電話,一旁的辛庭長看到羅杰一副微微失神的樣子,問道“怎么啦?不會是楊晨那個項目有了進展吧?”
口中這樣說著,但只是隨便說一下而已。的確,他時常惦記著楊晨的項目,但他并不認為這個項目能夠這么快完成。
“辛庭長,您怎么知道?”
“你說什么?難道還真是楊晨的項目有了成果?我只是隨口一說。”
“真的,辛庭長,當胡院士通知我這個消息的時候,我也不敢相信。您看,我什么時候去驗收比較好?”
“盡快,今天下午去也好,我跟你一起去。”
辛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