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脈這東西,有時候稍微用用,反而能促進彼此關系,尤其是雙方都有意去結交對方的時候。
華人參議員,這個詞頓時讓蘇木上了心。
他自己先富裕了起來,并且開始有影響力,正嘗試為生活在美國的同胞們,謀求應有的福利以及社會地位。
看似是在狗拿耗子多管閑事,可如果不能解決因為種族歧視帶來的教育、醫(yī)療、工作等方面的不公平現(xiàn)象,他心里年輕時候留下的那股子怨氣,永遠都消散不了。
憑什么為了照顧黑人,就把出色華人學生的入學機會讓給他們?憑什么車里出現(xiàn)小偷,第一個被檢查的就是華人?憑什么每當公司出現(xiàn)問題,總是工作最勤勞的華人被首先開除?
因為黑人更能鬧?于是蘇木去年年底聯(lián)系一幫在美國混出名堂的華商,準備在北美華人商會的基礎上,設置工會保證美所有華人的工作權。
并且在公開場合,大罵所謂“學校種族隔離制度”就是一攤狗·屎,其中“種族配額制”更是奇葩,為什么不按照成績入學,反而壓縮華人學生的入學人數(shù),讓給成績明明更差的黑人們,這不是變相承認他們不夠聰明么?
社會上存在著各種種族矛盾,華人無疑是很吃虧的一方,別看美國華人回到華夏后如何如何風光,可在美國幾乎都被當成二等公民,除非富有到一定地步,要不然連白人居住的社區(qū)都混不進去,即使進去也會被鄰居們孤立起來,主要生活在美國各大華人社區(qū)。
總有人要站出來,盡力改變不公平現(xiàn)象,縱觀美,也就蘇木有這種影響力,于是他決定站出來幫幫忙。
上回跟斯坦州長,旁敲側擊提過希望增加華人參議員人數(shù)的事,沒想被對方記在了心上,下面的人說話沒用,上面也要有人幫忙才行,總不能大事小事都讓蘇木露面解決。
最好的辦法是在華人數(shù)量眾多的加利福尼亞州官方高層里,增加一些華人官員,或者讓華人來管理華人們居住的城市,蘇木親自監(jiān)督管理工作,這樣可以提高他們的生活水平,而不是像前些年一樣沒人管沒人問。
蘇木追問說“州長先生,誰有希望勝出?”
一個州就只有兩位參議員,無關各州人口,如果能夠出現(xiàn)一位愿意幫助華人的華人參議員,那就太好了。
之所以說“愿意幫助華人”,主要是因為能夠在政界往上爬的華人,一般不會太偏向于華人,這就是美國政客們的智慧了,跟當年用那位姓葛的爛人當警察局局長是一個道理,找聽他們話的華人來管理華人,蘇木可不想自己費力扶持出一位白眼狼。
斯坦州長笑著回答他“這要看你的意思,我會在州議會上幫助你愿意支持的人,也許下一位加利福尼亞州州長就是他了,加州華人那么多,很棒不是嗎?當然,主要還是要看選民們的意思,個人能力要十分出色才行,目前有希望贏得參議員名額的,就只有兩位。”
他掏出筆在紙上寫了兩個人名,蘇木都認識。
不認為斯坦州長會好心,白白讓出這么個好機會給自己,跟政客打交道挺久了,知道歸根結底無非就是個“利益交換”,對方打開天窗說亮話,他也坦然問道“那么,我需要付出什么?”
“今年的總統(tǒng)大選,我們希望你能支持民主黨候選人,并且發(fā)表公開聲明,允許我們借用一些你的資源進行宣傳,當然,是在你能夠接受的范圍內,不會影響到你的生意和名譽?!?
加利福尼亞州本就是民主黨最大的票倉之一,斯坦州長傾向于民主黨也無可厚非,1996年是總統(tǒng)大選年,再干幾個月老布什就肯定下臺了,距離他首次當選已經(jīng)過去七年多。
在美國,顯然是支持共和黨的州更多,而民主黨只是在幾個大州,像加州、紐約州、伊利諾斯州占用較大的優(yōu)勢。
按理說,共和黨應該能輕易在大選中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