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佶想來想去,想到了一個人,這個人叫張商英,張商英是元祐黨中人,此時是資政殿學士,中太一宮使,已經(jīng)有了拜相的資格,趙佶的官場一直很有趣,從來沒有部是元豐黨或者元祐黨的情況,這也是他的政治智慧。而且這個人和司馬光這樣的元祐黨領(lǐng)袖不一樣,他歸信佛法,使得他沒有王安石或者司馬光等人的煞氣,在趙佶想來,這樣的一個人上來,應(yīng)該是一個和稀泥的角色,這樣的角色一來可以幫自己處理兩黨之間的糾紛,二來自己享受的時候,他也可以擋下下面的攻擊。
趙佶越想越得意,二話不說,拿筆就寫了起來,說來也巧,當次日朝會上他宣布此事后,下午就天下大雨,彗星也自然不見了,這樣一來,張商英當首相就變成了天命所歸了,趙佶一看這情況,頓時也放下心來,大書“商霖”二字送給他以作嘉獎。
開封府的政治風雨太高太遠,此時的三家村里,四個少年和四五個大人正坐在一起聽著另外一個少年說著話。
“這種記賬方式就叫做復式記賬,借是增加,貸是減少,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規(guī)定會計科目,這樣一來,記賬就很簡單明了,查證也要方便的多?!苯路畔路酃P后說道“說的比較快,大家記住了嗎?”
只看到三個員外中王明若有所思,張、湯二人則是有些暈暈的樣子,岳飛是興奮的連連點頭,周同緊皺眉頭,三個熊孩子則是幾乎要睡著了,看的姜德是微微搖頭。倒是三個員外特地帶來的三個記賬先生,是如獲至寶,沒看到寫的筆記都已經(jīng)堆了厚厚的一疊了,比岳飛記得還多,幾乎都把自己淹沒了。
“姜小郎君,我聽你說的方法,和我們現(xiàn)在的龍門賬很相似啊,不過你說的阿拉伯數(shù)字倒是比我們的漢字簡單的多,但就是太簡單了,容易涂改,所以就和你說的一樣,我們?nèi)绻褂眠@種方法,依舊要用漢字記賬,但我們的龍門賬是四腳賬,比你這種復式記賬要復雜的多?!蓖趺髅诱f道。
中國其實對會計制度的建設(shè)從古代就一直在發(fā)展,從周朝的古書中就有很多對會計思想的討論,蔡京舉出的“唯王不會”也是其中之一,在唐朝,更是有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本官方的財會著作《元和國計薄》,到了宋代,由于對經(jīng)濟的重視和宋朝本身經(jīng)濟體量的增加,以“量入為出”為基本經(jīng)濟思想形成了一系列的財會著作,其中最為有名的便是《會計錄》,當然,這本書這樣有名的原因之一是他的作者便是三蘇之一的蘇轍,而這個三蘇之一的蘇轍到現(xiàn)在還沒去世,而是在許州養(yǎng)老。
姜德點點頭說道“沒錯,其實龍門賬也是復式記賬的一種,只是過于復雜,其實無論是龍門賬還是復式記賬法,說白了都是想出了一種平衡方式,只是我們現(xiàn)在的龍門賬的平衡方法過于復雜,難以核查,而我說的這個復式記賬法,更加方便復合,不行的話,王員外可以試試看?!?
王明回頭看向一個40多歲的賬房先生問道“葉先生,你怎么看?”
葉敏是王明請的賬房先生,他一邊整理筆記一邊對王明說道“據(jù)我的經(jīng)驗來看,姜小郎君說的話是有些道理的,但實際到底如何,還需要時間來考驗啊,畢竟我們這龍門賬可是用了幾十年了,如果從三角賬來說,都已經(jīng)幾百年了,而姜小郎君說的復式記賬,可是從來沒有人用過啊?!?
姜德一揮手,走下來說道“那就試試看嘛,我敢保證你會喜歡這樣的記賬方法的?!?
姜德對復式記賬還是很有信心的,畢竟這可是在東西文明交匯后最為接受的一種記賬方法,自然是有其的可道之處了。
張達站起來說道“大哥忒是不爽利,那個,慶先生,我們這邊以后的賬本就按照姜小郎君說的辦了,你以后要多多請教,別抹不開面子啊,向姜小郎君請教可是一點也不丟人?!?
慶先生站起來笑道“這是自然,達者為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