罷了,還被李家潑了一身臟水——畢竟,那癆病是能好的嗎?買個小姑娘給一個癆病鬼沖喜本就夠喪良心的了,末了還賴到人小姑娘頭上,可不是壞良心了?
劉家夫人是個好心人,看不下去,將這小姑娘給買了回去。原本只是想當個丫鬟使使的,結果小姑娘偏有幾分清秀,被她那個不爭氣的兒子給看上了。
本來這倒也是件好事,但劉小公子卻是個風流浪漫的人,大夏天地親自去摘荷花討小姑娘歡心,卻不小心從掉進了池塘中,被人撈上來的時候也沒了生氣。
劉夫人哭了個肝腸寸斷,在李家唱作俱佳的推波助瀾下,將“克夫”的名頭給小姑娘給戴了個嚴嚴實實。
少女被打了一頓趕出去,最后被一個老人撿了回去。
老人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已有妻有子,小兒子剛過及冠之年,只是雙腿有疾,不能行走,如此也就罷了,偏偏病弱得很,是個『藥』罐子。
老人撿少女回去,一是看她確實可憐,二……也就是最重要的一點,老人年紀大了,能庇護小兒子多久?兄嫂苛刻,為了小兒子日后的日子好過,還是給他找個能伺候他的人比較好。
只是家貧,哪兒有什么人家愿意將女孩兒嫁到他家來吃苦?
于是,被嫌棄了的少女簡直成了雪中送炭。
兩年不甚安生的日子,老人病逝了。
于是,小兒子連同少女,就干脆利落地被掃地出門了——為了些許好看,分給了他們兩間破舊的房子。
小兒子病弱得連呼吸都極為緩慢,少女更是沒有什么謀生之能,最后,能換錢的東西都沒了,純粹靠少女出去給人洗衣服換點兒家用。
就是這樣,她這個名義上的小丈夫,也還是很快就病逝了。
只是,她太窮了,連下葬的錢都沒有。求過那兄嫂兩個,卻是閉門不見;老人于她有恩,臨死只要她好好照顧這個小兒子,她不能讓他就那么被丟在『亂』葬崗了。她好歹要為他尋一處墳地。無可奈何,只好學了那戲文故事,跪在街頭賣身葬夫了。
只可惜……少女的頭一直低著,寒風呼嘯而過,將她的骨頭都吹得冰冷,她只覺得渾身都在發抖,其實她早已經凍僵在了寒風中。
只可惜……她不吉的名聲早就傳開了吧,還會有人買她嗎?
。
第一女戰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