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徐徐降臨,皇城的燈火,漸漸點亮。趙禎半靠在床榻上,聽著跪在自己面前的樞密副使杜衍的報告。
“陛下,河西使者,希望可以在后日早朝時,親自朝見唐王殿下……”
“您看,是否允許?”
趙禎聽著,抬眼看了眼杜衍,問道“杜卿,樞府的意見呢?”
“回稟陛下,樞府上下一致以為,不該拒絕!”杜衍拜道“河西,吾大宋今日最親厚之屬國,倘若使者連覲見唐王也不被許可,微臣擔心,恐傷忠臣之心,徒使仇寇得利!”
“特別是遼人!”
趙禎聽著,陷入沉思。
今日之大宋,其實很尷尬。
特別是在對外這方面,根本沒有大唐威風八面的霸氣與萬國來朝的氣魄。
相反,朝貢體系,幾乎陷于崩潰。
現(xiàn)在,還在繼續(xù)向大宋稱臣,并堅持朝貢的,也就只剩下了青唐吐蕃與黃頭回鶻。
其他的藩國,不是已經(jīng)獨立,就是已經(jīng)被滅,或者被遼國挖了墻腳。
而青唐吐蕃,又是黃頭回鶻現(xiàn)在唯一與大宋聯(lián)絡(luò)的通道。
故而,那位河西節(jié)度使在大宋的重要性,其實很高很高!
而遼人,一直在各種想辦法,妄圖挖走青唐吐蕃。
這不僅僅是外交問題,更是意識形態(tài)上的斗爭!
一旦青唐吐蕃棄宋投遼,國際影響,將極為惡劣,更有可能使得大宋失去中國正統(tǒng)的大義名分!
須知,澶淵之盟后,遼人的漢化速度,就突飛猛進。
遼國人現(xiàn)在不僅僅照搬全抄了大宋的科舉制度。
就連差遣除授制度,也照搬全抄。
上一代遼主耶律隆緒和當代遼主耶律宗真,都是漢文化的高手。
尤其是耶律隆緒在位期間,勵精圖治,積極推進漢化,采取科舉取士,制定差遣除授制度,使得遼國的文人紛紛出現(xiàn)。
雖然還不能與大宋爭鋒,但再不能將視之為夷狄蠻子了。
所以,趙禎沉吟再三,又問道“正府的意見呢?”
“申國公以為不可……”杜衍道“申國公擔憂,若是使者在殿上向唐王提出為其世子剃度、開光之請,恐怕唐王將不得不答應(yīng)!”
趙禎點點頭,這倒也確實!
但問題是……
“申國公可有辦法解決河西節(jié)度使可能的不滿?”趙禎問道。
杜衍搖搖頭。
趙禎嘆道“申國公這是想要朕做決定了嗎?”
“那朕要首相做什么呢?”他臉上已是微帶慍怒之色。
君王放權(quán)給大臣,目的何在?
當然是叫大臣在關(guān)鍵時刻勇敢背鍋!
現(xiàn)在呂夷簡不肯背鍋,那要他何用?
杜衍立刻俯首拜道“陛下息怒!”
然而,趙禎也沒有辦法。
因為現(xiàn)在國家離不開呂夷簡的強力和精明。
于是,趙禎勉強壓抑住怒火,斟酌再三,終于無奈的道“那就請杜卿,以朕的名義,告訴使者,請使者后日早朝,垂拱殿朝見唐王……”
他也只能做出這樣的決定了。
終究,這個國家姓趙。
打發(fā)走杜衍,趙禎就看向一直坐在自己身側(cè),為他輕輕按摩著額頭的愛子,問道“二郎方才都聽到了吧?”
趙昕點點頭。
“輔臣難用啊!”趙禎深深的感慨了一句。
這是他的經(jīng)驗之談!
親政以來,呂夷簡他兩罷兩用。
兜兜轉(zhuǎn)轉(zhuǎn)又一圈,最終發(fā)現(xiàn),比起其他人,呂夷簡起碼還能做事,會做事。
于是,只能捏著鼻子用。
趙昕聽著,也是深有同感的點點頭。
用人就是這樣,庸才才會無條件的附和皇帝,有才干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