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在此時,附近的幾個藩部豪強聽到風聲,也帶著部曲,趕來圍觀、打探。
正所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秦州地區,自唐末以來,就是藩漢雜居之所。
甚至,一度此地藩部的人數,遠遠多于漢人。
而這些藩部,什么人都有。
既有吐蕃人,也有黨項人,更有羌人。
這些人和他們青唐、銀夏的親戚相比,除了漢化程度很高外,沒有其他區別。
宋庭也很依賴這些熟諳弓馬,善于征戰的藩部,經常抽調他們的部曲參與戰爭。
自然,這些藩部豪強,都是知兵的。
“有古怪!”一個四十多歲的藩部豪強,騎在馬上,遠遠的看著那支隊伍,眉頭深深的皺了起來。
“是的……很古怪……”另一個豪強在旁邊輕聲道“大宋官軍,從未有過這樣的部隊……”
“照理來說,這樣的官軍,起碼應該人人有馬……”
大宋缺馬,但這只是相對國而言。
在沿邊這里,大宋官家精銳的騎兵很多。
涇原路的任福、葛懷敏、趙詢,環慶路的種世衡、狄青,這些有名的官軍大將麾下,都有一支精銳的騎兵。
而他們眼前的隊伍,從單兵素質和整體氣勢、精神面貌來說,都遠勝沿邊的所謂精銳。
講道理,他們應該是最好的騎兵兵源。
然而,這支部隊卻在步行。
更奇怪的是,一般的官軍若是步軍,如此精銳的軍隊,應該人人都是神射手。
但他們卻沒有背弓挾弩。
反倒是在背上背著一個古怪的行囊。
“皇宋皇城使、擲彈軍指揮使,知春坊事劉……”一個年輕人遠眺著儀仗,念出這個古怪的頭銜,他是藩部里的讀書人,立志要考中進士,所以,對大宋的官制有過研究,念著這個頭銜,他忽然尖叫起來“知春坊……知春坊……是唐王爺爺座下的大將來了!”
轟!
所有藩部的人都炸開了。
“你說什么?”
“春坊,是大宋太子的居所,如今大宋未立太子,能居春坊的除了那位藥師王菩薩親授無上圣法的皇嗣唐王爺爺,還能有誰?”年輕人激動的道“我早就聽說,唐王爺爺身邊有大臣姓劉,乃是從前的榮國公之子。允文允武,忠心耿耿……”
“如今,儀仗牌匾上,明明白白的寫著皇宋皇城使、擲彈軍指揮使、欽命秦州都鈐轄劉……”
“除了那位唐王爺爺座下大將,還能是誰?”
于是,所有藩部豪強渾身戰栗,之前的一切不解與疑問,此刻都有了答案——這些兵士,定是唐王爺爺親手調教的精銳,護法衛道的金剛羅漢!
唐王爺爺,得藥師王菩薩授無上圣法,庇佑萬民,種痘解難的故事,如今已在這沿邊四路的藩部,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就連青唐的吐蕃贊普,都親自將自己的世子,送去唐王爺爺座下聽講、教導。
這個事情,哪里還能有假?
要知道,贊普可是佛子啊,在世的活佛。
這等人物,都要心甘情愿,戰戰兢兢,虔誠不已的遣使叩拜,并送子聽教。
這說明了什么?已是毋庸置疑。
于是,這些虔信佛教的藩部豪強,立刻畢恭畢敬的帶著部曲,迎上那支隊伍,接著人人都恭恭敬敬的跪到道路旁,口稱“草民外臣,恭問唐王爺爺圣躬……”
甚至還有人在路邊焚香禱告,念念有詞。
而這些藩部豪強的動作,立刻引來了其他百姓的關注。
百姓們一打探,也都驚呆了。
“唐王爺爺?唐王爺爺!”
于是,唐王爺爺派大臣來秦州來了的消息,立刻不脛而走,不過半天,整個秦州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