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甘奇與蔣青山走進包間時候,吳育民臉上堆滿了笑容,上前去與蔣青山握手,招呼蔣青山坐下。
反而蔣青山并未急著坐,而是回頭招呼著甘奇先落座。
吳育民身后的吳寒,剛才雖然一臉不耐煩的抱怨,但是當蔣青山真的走進來的時候,他的笑容比誰都燦爛,也上前問候蔣青山。
幾句寒暄之后,場面話說了一通,菜也在桌面上擺好,服務員上來倒酒,卻被吳育民揮退了,他親自站起來給蔣青山倒酒,倒完之后才把酒瓶還到服務員手上。
服務員似乎很有眼力見,認出了在場的兩個年輕人,但是在這種餐廳里,服務員也很有專業素養,并不表現出來,只是先到甘奇身后準備給甘奇倒酒。
甘奇卻擺了擺手,示意自己不喝酒。
就是甘奇這么一個小小的動作,讓吳育民面色變了變。
要說中國的酒桌文化吧,近些年慢慢有了一些變化,特別是在大城市里,酒桌上勸人喝酒的場面慢慢變少了,愿意喝就喝,不愿意喝也很少有人去強迫。
但是,這并不代表中國的酒桌文化就真的沒有了,公事場合還好,特別是私人場合,酒桌文化依舊還是很重要的。
當服務員走到吳寒身后準備倒酒的時候,吳寒看到甘奇并不準備喝酒,他準備也省一些程序,擺了擺手,說道“我也不喝。”
吳育民立馬轉頭說道“倒上一點,陪蔣總喝幾杯。”
吳寒面色也有些不好看了,心中只覺得為什么甘奇說不喝就不喝?自己反倒非要喝一點?
年輕人不喜歡在這種正式場合喝酒,那是因為敬酒這門學問年輕人不擅長,更因為大多數年輕人也不想去擅長,反而會覺得麻煩。與同齡人喝酒,什么都隨意的時候,那才是年輕人喜歡的場面。
甘奇也一樣有這種想法,他不是不喝酒,甚至時不時自己一個人還喝點啤酒,他只是不愿意在今天這張桌子上喝酒。
服務員是最難做的,但是她依舊有專業素養,站在身后假裝猶豫了一會。
此時蔣青山也笑著說道“小吳若是不會喝酒,那就不喝嘛,沒事的。”
蔣青山這話說出,吳育民立馬又回頭說道“倒上一點,難得今日請蔣總喝酒,你怎么能不陪蔣總喝一點呢?”
假裝猶豫的服務員,此時才試著上前再去給吳寒倒酒,吳寒沒有再拒絕,分酒器順利倒滿了。
此時吳育民還笑著與蔣青山說道“我自己帶的酒,三十年的茅臺,五十三度,咱們今天不喝多,隨便嘗一嘗。”
蔣青山點著頭,抬起來輕輕聞了一下,再從分酒器倒進小杯子里,香氣撲鼻,抬手作請“吳總請。”
吳育民拿起酒杯示意幾下之后,一飲而盡。
第一杯酒,吳寒自然得作陪。
唯有甘奇,拿起了一杯水,就算是陪了。
這杯酒喝完了,算是沒有甘奇什么事情了,蔣青山與吳育民兩個年級不小的人,先要聊著天,天南海北,圈子里的事情,一通閑聊,互相夸一夸,再喝幾杯。
吳寒時不時在吳育民的提醒之下,也要上前去敬蔣青山一下。
唯有甘奇,自顧自吃了起來,要說今天這頓菜,那是有講究的,味道鮮美非常,但是口味卻很清淡,花費幾十個小時燉煮出來的佛跳墻最能代表粵菜的精華,除了原材料互相融合的味道,幾乎不用任何調味料,依舊能美不勝收。
近些年粵菜在國范圍內的崛起,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粵菜清淡又美味,符合現代人對于健康的追求。
這間餐廳,帶著中國特有的古色古香,還有茶藝的表演與品嘗,外面匾額寫著“志道宏謨”,意思大概是有志于道,宏謀遠略,這塊牌匾符合有一定地位的人。
中堂有一棵盆栽綠植,奇形怪狀,蜿蜒而上,想來園藝師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