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微拓聯系在一起的幾家企業都是資本市場的寵兒,基本上想要融資是不會缺錢的,反倒是那些投資公司要互相搶破頭。
阿里并不會把大家都嚇住,不信邪的人很多,不過擁有這樣一個負面因素會使得他們在議價過程中被無故壓價。
所以溫曉光真正需要做的是一個支點,來撬動資本對于與阿里所扶持的企業競爭的憂慮。
李一丹說的對,沒有道理純使用自己的錢,舍不得只是其中一小部分的原因,更多是因為有些蠢。
現在通過這種四兩撥千斤的辦法,效果更好,也更能讓人認同、
而對于騰遜來說,不論是滴滴還是餓了么,都是非常具有投資價值的,他們也是大公司,不存在對阿里的懼怕,這種不可多得的機會怎能輕易放過?
不過在與馬總面對面的交談中,最為關鍵的部分并非是投多少錢,占多少股,這種事,億又有什么區別呢,它主要是一種戰略選擇。
問題在于,騰遜也有自己的一個‘麻雀’,五臟雖小,但全乎,比如說支付工具。
它是否可以在餓了么或是滴滴的場景中允許被使用。
實際上這是微拓力捧這些企業的重要原因之一,誰也不會去想滴滴估值漲了又讓我們投資獲利多少,這事重要但沒那么重要。
騰遜堅持認為他們花了錢,需要獲得這些資源。
溫曉光則對此非常吝嗇,雙方僵持不下。
到后來,微拓干脆提出了一個更具野心的設想。
“馬總,既然您對于支付工具都如此看重,那為什么我們不再進一步的聯合呢?”
少了微信之后,騰遜近幾年焦頭爛額,財付通做的還不如小微支付,電商部門的拍拍失去了強力支持更慘,似乎很快就要賣身京東。
而溫曉光則將魔手伸向了騰遜所掌握那些支付場景以及由此帶來的市場份額,比如說游戲上的支付。
溫曉光自信滿滿,但是對方很有顧慮,這根本不是合作,而是要吃下他們。
當然,這事不是完全不能談,因為留在手里自己做也是一堆破爛。
騰遜現在到了收縮期,許多擴張性的部門都在悄然出手,瘦身、重新尋找方向,蟄居著等待下一次的崛起。
“名字還是使用微信支付嗎?”
溫曉光道“名字不是問題,但是需要做一個評估,用戶的習慣我們即使想改,也不是說改就改的。”
名字其實是問題,美團和大眾點評合并之后成了美團點評,之后世人只知美團了。
“這事兒牽涉很廣,不是三言兩語能說清楚的,如果溫總覺得可行,可以派個代表過來詳談。”
溫曉光微不可察的笑了一聲,好家伙,真是個老狐貍,不說可以,也不說不可以,派個人過去談?
這種事少說得是一個副總裁,派過去給你溜著玩,這不是成本啊?
“成,咱們試試看。”
想占這些大佬的便宜真是不容易,沒有實力也做不了幾千億美元公司的ceo,嘿,或許自己不吃虧都是能耐了。
“不過這事拖太久的話,我們拖得起,程維拖不起。”溫曉光故作思索狀,“既然這么關鍵的事我們搞不定,那就先向市場放出個信號,讓資本重拾信心先救老程一命,程維也好去融資,不然我們這僵著不是叫他們死嗎?”
小馬哥也暗罵一句,真是個賊娃子,借了騰遜的‘威勢’拯救人們的信心,那程維自然可以很快融到錢,然而各家股份結構一定,還有騰遜什么事?
“拖不了太久的,這點效率還是有的。”
說到這兒,馬總忽然覺得事情哪里不對……
溫曉光主動化干戈為玉帛、見面的地方這樣隱秘看似很低調……
這是個陽謀啊,該死的!
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