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太監將吳寶玉帶了進來。
吳谷上上下下將他好一番打量,伸出手似是想摸摸他的頭,卻停滯在空中,然后縮了回來:
“比我走時竟長了好些到底是不一樣了。”
遙記得剛進宮時,寶玉才不到她的肩頭這么高,現在看著,竟和她一般身高。
只可惜寶玉年紀太小,又因福分大過天遭了厭棄,不然如果寶玉年紀大些,再能夠長進一些,她在宮中的日子也會好過許多
別看封了妃以后,她現在面上看著好,其中的辛苦卻是說不出的,心里的苦楚又多又說不敢宣之于口。
那不知道的,只當她是高高在上。就連家里人,也覺得她如今是怎樣了得。
一面想著,吳谷一面便開口問:“現都學了些什么?念了什么書?”
吳寶玉依稀還記得這個大姐姐,心里覺得這個大姐姐待自己極好,因也有意賣弄,說:
“大姐姐,那些個父子教的書都沒意思,如今我一個讀了些雜書,竟很有心得。老祖宗也就得好,多番夸贊呢。”
吳谷聽了,心里一痛。
她知道這是她當初說得話起了作用,老祖宗已開始將寶玉養廢
不著痕跡得看了自己母親一眼,暗道:都是自個這個母親啊,忒不會做事了些,鬧得人盡皆知,誤了寶玉的前程,也誤了她
吳母看出她的意思,沖她笑笑說:“娘娘別傷心,寶玉這孩子有福分,只是在讀正經書上不長進,這也不要緊,咱們這樣的人家難道還缺這一雙筷子么?若能夠習得一門消遣手藝,往后再多分一些家產,也是不錯的。”
“就按老祖宗的意思辦吧。”吳谷心知這是吳母給她的承諾,便對李夫人說:“母親,老祖宗的意思您多聽著些。”
“聽說寶玉身子不太好,進學上不必太過逼迫,正如老祖宗講的:咱們這樣的人家不缺這雙筷子。”
她的話說得委婉了些,也不知道母親是不是真的聽了進去
但眼下是顯然沒有聽進去的,吳谷一語未終,李夫人便開口說:“莫說是一家人,便是外頭再添幾雙筷子又有什么要緊的?”
“只可惜你嫂子走得早,沒能粘上娘娘的福分。”
“再有那靖安侯府,也忒不識好歹,娘娘都宣她們了,竟都不派個人來,著實是沒把娘娘放在眼里”
“母親慎言!”吳谷咳嗽一聲,忙止住母親的話,深恐下頭還有什么說法。
只道:“萬事皆以國事為重。靖安侯簡在帝心,今日的宮宴陛下特許靖安侯及其家眷入列。”
“在宮宴上也不見侯夫人,想來也是著實不得功夫,母親切莫再拿出來說事。不然若讓那起子小人聽到,說不準怎么杜撰呢。”
正說著,有太監啟奏:“娘娘預備賜下之物俱到齊,請娘娘過目。”
吳谷一一看了,都和出宮前列下的單子一樣,即命按例發下。
吳母的是金銀玉如意一對、玉斗一雙、沉香木雕龍拐杖一根、“福壽綿長”念珠一串,另有金銀元寶不計。李夫人并大夫人只減了如意、玉斗、拐杖三件。
老國公分得寶刀一柄,寶硯一方。二老爺、吳赦、寶玉等,都是御制鑲金書籍兩部、寶墨二匣,金銀不計。其余眾姊妹,每人詩集一部,寶硯一方,另宮花數朵。外有清錢一千串,賜園中打理之人并廚役、雜丁。
一番賞賜都送出去,已是丑時,執事太監啟:“娘娘,已丑時了。再有三刻便該起身。”
吳谷聽了,心中頓時又感悲涼,動了動嘴,終究還是只對寶玉一人說道:
“我要走了,再見不知道是什么時候。府里這光景,也無需你怎樣用功,好自保重。”
又沖眾人說:“我去也。不需掛念,圣上天恩,往后自有再見的。都各自保重吧。”
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