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要反悔,也是見過一面之后,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讓那位十七皇子提出,斷沒有她這個姑娘家提出的理兒。
另一方面,李貴妃命人傳楊赫見面,一開口就是:“皇兒,陛下為你找了個皇子妃,是靖安侯家的姑娘,你覺得怎么樣?”
楊赫被母妃這個語氣震驚了一下,隨后道:“母妃和父皇做主就是,兒子沒有意見的。”
說實話,誰做皇子妃對他而言并沒有什么不同。他又不想和皇兄們爭那個位子,所以并不需要皇子妃身后站著什么人。
反正他還有兩個側妃、四個貴妾、若干侍妾的位子,就是與那陳三小姐成婚后感情不和也不要緊。
李貴妃似預料到他心里想什么,輕飄飄說道:“哦,對了,靖安侯家那個女兒提出了一個要求:四十無后方可納妾。”
“母妃您同意了?”楊赫再一次震驚,對皇家來說,這是很的無禮的要求。他的父皇和母妃怎么可能同意這樣無禮的要求呢?
李貴妃“嗯”了一聲,隨后說:“這也沒什么,圣人云‘少之時戒之在色’,赫兒你這個年紀很該上進一些。
再說,不能納妾,不是還有兩個側妃的位子么?若往后真碰上那十分喜歡的,抬了側妃就是。”
說起這個,李貴妃也是苦惱。
為什么兒子就是不長進呢?憑她的手段和背后的勢力,如果兒子有那個心思,太子之位早就是她們娘倆的了。
偏偏皇兒不但沒有這個心思,而且滿腦門子的縱情山水,真真是叫人無可奈何。
想到這里,李貴妃嘆道:“你父皇的旨意已經下了,我也不盼你什么,只要你成婚以后,能夠收收心,便是極好的了。”
“兒子想見見那位陳三姑娘,母妃可否安排?”楊赫嘆了口氣。
也罷,事已至此,他還不至于違背父皇的意思抗旨不尊。
因為早在小時候他就嘗過了違背父皇命令的苦果。
他那位一心成為偉大的千古一帝的父皇,擁有大海一般的氣度,可是對任何可能影響自己成為千古一帝的因素都是零容忍度。
這里李貴妃已命人擺好茶水:“我就知道你會想見那姑娘。
下月初六,是城外觀里供奉神靈的壽誕,靖安侯夫人是要去的,屆時我設法讓你們見一面。”
楊赫笑回說:“多謝母妃成,不知那日,母妃去不去?”
“你們年輕人的事兒,我就不跟著瞎摻和了。”李貴妃笑了笑,“見了人家姑娘別失了分寸。只別忘了。”
卻說六月初六,陳鑰跟著母親到城外的觀里拜神,忽看見景色很好,又因自己許久未曾細細地賞景,忽然來了興致,便告訴蒹葭:
“這里母親和老觀主說話還不知要多久,我們在這里又沒甚子意思,巧得是好景色,不若我們兩個結成伴出去走走。”
剛來到觀外,便遇到一個池塘,池中蓮藕新殘相間,紅綠離披。兩人繞池塘看玩了一回,猛抬頭又看見一個偏偏少年郎外不遠處朝這里看。
蒹葭羞紅了了臉,指著那人說:“小姐,那里有一個靚小伙在朝我們看呢!”
陳鑰卻是答也不是,不答也不是。
那個少年蒹葭不認識,她卻認識:正是那楊赫!
這個楊赫,好好的不在宮里待著,來這里做什么?
難道是巧合么?若說是巧合那也未必太巧了,她可不信。
陳鑰笑了一聲,拉著蒹葭別過身子,說:“許是哪家過路的少年,別在意就是。”
“你這妮子也是,他看你,你還要看回去不成,只當沒遇到過快走吧。”
她真是后悔,出來看什么風景,如果不是出來看風景,也不會遇到這人
倒也不是說她厭惡這位十七皇子,只是來得太倉促,她還沒有準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