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沈瓊枝這里出來之后,唐寧向杜少卿打趣道“少卿兄,剛才我發現沈姑娘看你的眼神含情脈脈,而且你二人又談的如此投緣,反正她也算是沒嫁過人,干脆你就把她娶做如夫人算了!”
杜少卿搖搖頭道“那樣的話豈不是顯得我跟那鹽商一樣了,而且我早就說過,此生不娶他人。另外我若多占一女子,這世上豈不就多了一個男人無妻?又何必去做這等事呢!”
然后話鋒一轉打趣道“要不范兄你將她納了吧!”
唐寧正在為杜少卿那句“我若多占一女子,這世上豈不就多了一個男人無妻!”而自慚形穢呢,現在聽到杜少卿這么說,苦笑一聲道“我?我就算了,我的年紀都快能做沈小姐的爹了,就不耽誤她的大好年華了?!?
然后岔開話題問道“對了,少卿兄,我聽聞這南京城里還有一位奇人叫做季遇年,寫得一手好字?”
杜少卿點點頭答道“沒錯,是有這么一個人,不過他的脾氣可是不太好。曾經有人拿著大把的銀子去求他寫字,結果都被他給罵了出來;而且他雖然字寫得好,但不肯遵從古法,一直都由著性子在寫自己的格調,所以你要是想見他,可一定得有個心理準備!”
“所謂奇人異事,自有他與眾不同的地方,若是循規蹈矩、千篇一律,那就沒有見識的必要了,而且我有信心他對我一定會很熱情的?!碧茖幒苁亲孕诺恼f道。
這季遇年雖然可以靠賣字賺錢,但從不攢錢,都是到手就花光散光,所以他無家無業,就住在寺廟里面,每天跟著和尚混齋飯吃,因此杜少卿是帶著唐寧來到寺廟找他。
一見面唐寧也不說求他寫字,而是向他問道“聽聞季先生博文廣識,那不知道這種書法您見過沒有?”說著,就在帶來的宣紙上寫了兩行字“文比韓公能識字、詩追老杜轉多師?!?
這副對子寫完,別說癡迷于書法的季遇年了,就連一邊的杜少卿和久經季遇年書法熏陶的和尚們都呆愣當場,這不僅是因為唐寧這幅字寫得好,更重要的是他用的是一種前所未見的筆法。
足足過了好幾秒,季遇年這才抬頭訝然的問向唐寧“你、你這是魏碑?”
“對、脫胎于魏碑。”唐寧點點頭答道。
這個時候緩過來的杜少卿在一邊贊道“的確是魏碑,但范兄這幅字是我見過的今人所寫最有碑味兒的,尤其是這字內架構和長短參差的并行線條,真的給人一種建筑的感覺,與傳統的魏碑、漢碑完不同?!?
聽到這里,唐寧不由得暗贊杜少卿的眼光,因為他這幅字仿的就是清代名家伊秉綬。清代在中國書法史上屬于中興的一代,最顯著的成就就是突破了宋元明以來帖法的樊籠,開創了“碑學”,而乾隆時期的伊秉綬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他的書法自成一家、無出其右。這也就是唐寧當初在孔乙己這個晚清文人的身上學到了書法技能,所以才能
“范先生,能不能把這幅字送給我,我好仔細研究一下。”季遇年難得正色的懇求道。
“當然可以,不過你也得送我一副字!”唐寧笑著答道。
“這個沒有問題,但得麻煩范先生您等我兩天,我這個人寫字的習慣不太好。”季遇年尷尬的答道。
杜少卿則在一邊哈哈大笑道“原來你也知道你寫字的習慣不好啊。”
然后轉頭向唐寧解釋道“這家伙寫幅字最少得三天時間,寫字之前必須要先齋戒一日,然后磨一天的墨,還不許別人替他磨,必須得自己親自研磨;最后寫字的時候必須得用別人用壞了的筆,還得有三四個人替他拂著紙,一旦拂不好,他就要罵、就要打,反正我是從不找他寫字?!?
季遇年訕訕的答道“額,其實不用別人拂紙也行的,但前面的齋戒和磨墨都不能少,因為那是我揣摩的階段,否則字真的寫不好。”
作為一名曾經的兼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