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之后、隔離期滿,唐寧終于能夠下船,在陳山的指點下,來到了海關大樓辦理臨時身份證,當然了、按照陳山的話說這就是澳洲人的“路引”、“腰牌”,沒有這東西在臨高什么事兒都做不了,甚至還可能會被抓起來。
辦理臨時身份證的時候還要經受一番體檢,其實這個時候唐寧就想直接表明身份了,但他發現海關大樓里面好像都是“假髡”就是歸化的土著,自己即便去說估計也沒人能夠理解穿越是個什么意思,還是等進了臨高找到真正的穿越眾之后再說吧,順便也看一看傳說中的臨高到底是個什么樣子。
辦好了臨時身份證,唐寧又跟著陳山去另一個柜臺兌換了一些流通券,說起這點唐寧有些郁悶,因為之前他幾乎已經習慣了系統就可以兌換各個世界的通用貨幣,但唯獨這個臨高流通券無法兌換,里面顯示的本世界通用貨幣依舊為銅錢和銀子。
看到唐寧這副皺眉的樣子,陳山明顯是誤會了,于是勸慰道“老先生您放心,這些澳洲流通券雖然只是紙片,但跟大明寶鈔絕對不一樣,拿著做什么都行,而且有些店鋪還就只收流通券,你拿銀子人家都不賣你?!?
因為唐寧想要去傳說中最繁華的東門市看看,所以陳山領著他去了火車站,可是一看到火車站那里人山人海的樣子,尤其是居然車頂和車欄桿外面都掛滿了人,這讓唐寧不由得吐槽道“這幫家伙怎么把火車弄得跟印度三哥似的?這還怎么坐啊?”(不明白的同學可以百度一下印度火車,看看開掛民族是怎么坐火車的。)
陳山雖然沒聽明白唐寧說的“印度三哥”是什么意思,但大體也明白唐寧這是在嫌棄火車擁擠,于是附和道“其實我平時也不怎么坐火車,上面人太多不說,據說還曾經出過事兒,有一次有輛火車就爆炸了。咱們還是去坐公交車吧,雖然慢了一點,但勝在穩當,而且這個時節坐公交車還能欣賞沿途的風景?!?
于是唐寧便從善如流的跟著陳山來到了公交車站臺,這里的公交車自然不是汽車,而是牛車,由四頭健碩的公牛拉著,車上一共六排座位,一排三個人,再加上司機和售票員,額、這里叫做馭手和司乘,一共是二十個人。
雖然只是牛車,但一切的制度基本上都跟現實里面差不多,尤其是當看到幾個拎著大籃子擠在車邊販賣水果零食的小販之后,唐寧更是覺得親切無比,讓他回想起了當年坐長途汽車的日子,話說自從有錢了之后這種感受已經越來越少了。
隨著馭手的一個響鞭,牛車緩緩開動了起來,還別說這一邊坐車一邊吹著小風、看著周圍景色的感覺還真不錯,有點在旅游景點坐觀光車的感覺。
這個時候忽然身前有人贊道“這些澳洲人沒準還真是宋朝的苗裔,你看這亭臺樓閣設置的還真有幾分趙宋的遺韻?!?
唐寧則在心里吐槽道,什么趙宋遺韻,這壓根就是一個現代世界里的河濱公園好不好,要是再來幾隊跳廣場舞的大媽,那就徹底完美了
待到了東門市,已經是中午時分,陳山熱情的找了一家熟悉的小飯館請客,特意要了幾份“澳洲菜”,在等菜的時候還神秘兮兮的對唐寧說道“老先生,這來了臨高可一定要嘗嘗澳洲菜,這澳洲菜與其他地方的菜肴然不同,尤其是其中的那道西紅柿炒蛋酸甜可口、開胃下飯,凡是嘗過的人就沒有不喜歡的!”
而唐寧則在心里吐槽,這西紅柿炒蛋可以說是我唯一會做的一道菜了,這還用得著再嘗么?但實際上他心里也清楚,雖然番茄也就是西紅柿,在明朝就已經跟著紅薯、土豆、辣椒、玉米、南瓜一起從美洲引進過來了,但最初一直是作為觀賞性植物而存在的,因為大家覺得這種紅紅的果子很漂亮,直到清末才開始普遍的作為食用。(據說第一個吃西紅柿的是一個法國的畫家,而且在吃之前連遺囑都立好了)
但不管怎么說,人家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