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描述里面都是“油膩膩、硬生生的米飯!”。
另外三等車廂的環境也極為惡劣,不但坐的是長條硬木凳,而且因為靠近車頭,很容易沾染上飄過來的煤灰,所以從三等車廂下來的人都是滿身滿臉的煤灰,這樣的人即便是外國人也肯定是窮人,所以唐寧只會去招呼那些看起來面色紅潤、精神飽滿的外國人,這樣的人才有大筆的小費可賺。
不過時間一長,唐寧的這個行為就引起了其他同行的注意,這天他剛剛拉走一個外國人,幾個車夫就在一邊議論
“咦?祥子什么時候會說洋話了?”
“對啊,我也納悶這事兒呢,他一個鄉下來的土包子,之前別說洋話了,就連官話都說不利索呢!”
“我猜啊,這小子不知道是從哪學來了這么幾句,否則他要真是會說所有的洋話,那干嘛還拉車啊?不早就去洋行干活了,那多體面啊!”
“恩,你說的有道理,那你說他這是在哪學的這洋話呢?”
“那這你就得問他去了!”
“誒等一下,我好像想起來了,前一段我好像見到祥子拉了一個外國老女人,你說是不是從她那學的?”
“有可能、有可能,你別看祥子土,但又年輕又結實,挺招女人的,沒看連虎妞都看上他了么,所以啊真沒準就是被洋婆子給勾搭上了,然后在人家肚皮上學了這么幾句洋話!”
一聽扯到這種男女之事尤其還是跟洋婆子有關,眾車夫頓時就來了興致。
“哎呀,這么說的話,那祥子這也算是開了洋葷了!”
“你當那洋葷那么好開啊?據說這洋婆子身上都是一股子膻味,要不他們干嘛噴那么重的香水?所以啊祥子這錢掙的也不容易!”
“那是啊,肯定得賣力氣才行,不把洋婆子伺候舒服了,人能教他洋話么?”
s其實說實話,我覺得《我不是東亞病夫》如果不寫體育,專注于寫民國底層生活的話,會更好看,反正我最喜歡的就是賣報和拉車的情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