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擊敗三個對手,競技場就提示“暫無合適對手,請選手稍等”的字眼。
馬千罡就干脆盤坐在地上,開始琢磨自己精修的兩門萬能型法術。
他之前幾乎從沒有以法術實戰,這次比武,跟在天空武斗場的感覺又有不同。
馬千罡仔細感應,體內的天罡化雷術和玄冰凍氣的法術模型。
法術模型并非是固定,需要禁術之士,以意念臨時構筑。
禁術之士想要釋放法術,先構筑一個法術模型,再把法力輸送給法術模型,轉化為法術表現,完成釋放法術的整個過程。
步驟相對繁瑣,尤其是構筑法術模型,這一步最慢的家伙,甚至能耗去幾分鐘。
這都夠對手把禁術之士擊殺十多回了。
馬千罡甚至因此,在天空武斗場稍稍吃虧,因為太空城之間的距離,以數十萬公里計,甚至最遠超過兩百萬公里,故而延時非常嚴重,需要大型智能設備,進行預先推算,保證武者雙方同步。
打個比方,馬千罡出手一招,時間延遲可能有兩秒,但智能設備會提前兩秒“幫”馬千罡出招。
對方的反應大概又要延遲數秒,但智能驗算會預判這場戰斗,對方的應對,并且提前反饋給馬千罡。
往往一場虛擬戰斗,武者這邊已經跟對手交手,打的有來有去,實際上對方還在發呆……
不過,隨著武者資料和戰斗方式的采集,這種智能演算就越來越趨近于真實。
馬千罡構筑模型的速度,系統開始判定為“通常”,后來判定為“極速”,跟小馬兒的戰斗速度相匹配。
這種虛擬戰斗,在低層次武者之間,幾乎真實戰沒什么區別,到了高階武者,就經常會有小錯誤。
所以天空武道大會這種比武大會,才仍舊是古老的擂臺比武,仍舊推薦武者們前來天空島,進行面對面的實戰比武,而不是虛擬戰斗。
馬千罡于法術上,天賦并不輸給武道。
他武道天賦是武中謫仙,已經強到了極點,就算跟葉天蟬這樣的武神,在天賦上也不差分毫。
法術天賦是在世天師,因為地球的法術研究不足,也沒什么法術天才,馬千罡的天賦強弱,并沒有任何可比較的目標。
但只看他去了一趟天界,就讓法術修為臻至了御靈師的巔峰,足以匹敵二十級的武者。
馬千罡對自己的法術天份,還是頗有信心,他始終弄個不明白,為什么自己無法更進一步,凝聚法力之核,突破御靈大師的境界。
“要不然,問一聲莫妮卡教授?”
“她可是神圣御靈師,應該可以回答這個問題。”
馬千罡之前,也不是沒想過去問莫妮卡,只是這位教授實在“太忙”了。
他怕自己的老師葉天蟬,嫌棄自己沒有眼力價。
“還是問一聲吧!”
“也許莫妮卡教授,得空能回我一句呢!”
馬千罡把自己的情況,詳細描述了一遍,也把問題闡述清晰,這才發送給了玫瑰武圣莫妮卡。
他等了一會兒,莫妮卡的回應還沒到,他匹配的對手倒是先來了。
一個渾身寒氣的外國人,金發碧眼,鷹鉤大鼻,一臉的深沉,年紀也有三十幾歲了。
馬千罡還是首次遇到,年紀“這么大”的對手。
他也不敢怠慢,急忙揚手,這一次換了五枚冰彈飛出。
馬千罡的玄冰凍氣,掌握度還在天罡化雷術之上,只不過冰系法術天然威力不足,需要有特殊戰斗技巧。
本來馬千罡也是,按照標準模板,以冰錐戰斗。
但小馬兒很快就發現,冰錐的威力很一般,冰錐的鋒銳度就不高,傷害力也偏低,暗器這種玩意如何比得上子彈?
何況冰錐想要維持堅固,就需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