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皇朝欣欣向榮的老臣自是沒話說,而那些自個兒的餅被動了的貪官,眼瞧著這太后母子與攝政王是一條心的,腰桿子硬的很,心里雖叫苦不迭,嘴上卻也不敢多言。
幾個月之間,拓跋子推便帶著手下,在平城一帶組織了約有五六十萬個勞動力的屯墾大軍,都是名下沒有田產,或田產被大戶侵占的自耕小農。
所有的墾種者被納入類似軍隊的編制中,無論男女,授田數額皆為每戶每人40畝,十四歲以下者20畝。
按著馮錦說的,百姓們屯墾的土地,所有權屬于朝廷,但生產的糧食按十分之一納稅之后,剩下的便全部留給他們自己。
直至秋收之時,朝廷有餉,百姓有糧。平城的人口、土地、地租、糧食也都已有了檔案,由拓跋子推親自保管,事無巨細,檢查監督,倒真把這事情辦得井井有條、風生水起。
十月十五一大早,哲海跑進太和宮,氣喘吁吁,卻滿面的喜氣“太后娘娘,正陽門外聚集了許多百姓,都在磕頭叩謝圣恩。”
拓跋弘聰敏,學說話也比同齡的孩子快,此時開口便比半年前流利了許多。聽懂了哲海說話,也捧著粥碗“咯咯”地笑“娘,他們謝什么呢?”
“謝弘兒讓他們吃飽了飯呀。”馮錦摸摸他的小腦袋,喚了卿硯來,“讓卿硯姑姑快些喂你吃完,娘也帶弘兒瞧瞧他們去。”
卿硯笑著拿過勺子,罷了又細心地替拓跋弘擦過嘴,理了理他的衣領“走吧皇上,外面那些百姓叩謝圣恩,可都是沖著您來的。”
天氣已經漸漸涼了,拓跋弘坐在步輦上,調皮地將小手塞進馮錦的衣袖里,感受著掌心的暖意。
馮錦將他攬過,緊了緊他身上小小的披風“弘兒一會兒見了外面的百姓,該說些什么啊?”
“就說朕以后會更加勤勉,會像娘一樣,辦更多的好事,讓更多的人吃飽飯。”拓跋弘想了一會兒,依偎在馮錦懷里,仰頭望著母親,眼睛里滿是景仰。
步輦行至正陽門前,馮錦伸手牽著拓跋弘下來,整了整裙擺,向哲海道“開正門。”
------題外話------
五月十二日,全國防災減災日,也是汶川大地震十二周年祭。我們不會忘記傷痛,更不會忘記前行。大家都要多多學習防災知識,注意防范化解身邊的風險,平安幸福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