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想著能夠轉(zhuǎn)移他的注意力,讓儀式能夠順利地進行下去。
可拓跋宏卻不買他的帳,目光越過他,探著小腦袋去找馮錦。
這幾日馮錦每天看著他,有空的時候也陪著乳娘一起哄他睡覺。他雖還不會說話,但心中早已認(rèn)住了這個祖母,漸漸有些依賴她了。
剛與禮官交接過玉璽的馮錦偏過頭瞧見拓跋宏急切的目光,忽然覺得心一揪。
她這一輩子的命運,真如一折子戲似的,猜也猜不透,看也看不明。
同樣的場景,竟然在她的兒子、孫子身上統(tǒng)統(tǒng)重演了一遍,她卻只能依著再走一次,無從躲藏,無從改變。
馮錦不顧哲海的阻攔,彎下腰抱起了拓跋宏“不怕,皇上打今兒起就有了皇祖母的庇護,皇祖母會一直在你身后,我們祖孫,誰都欺負(fù)不得。都說生死有命,我們偏不信命。”
臺下觀禮的是朝中文武重臣以及各人家眷,她的目光穿過重重人群,找到了哥哥嫂嫂,還有拓跋子推。
碩明和純熙被拓跋子推和馮熙抱在懷里,兩個孩子來來回回地轉(zhuǎn)頭轉(zhuǎn)腦,似乎是四下里在搜尋著許久未見的母親的身影。
只可惜,她自己的孩子,往后只能叫她姑姑,只能叫她皇嬸。
馮錦別開目光不再去看他們,卻也默默在心里念著,碩明,你要爭氣,你要好好兒替娘陪著爹爹。
爆竹聲掩去了她對兒女和拓跋子推的思念,懷里的小人兒成了她從此往后唯一可以光明正大寄托期望的人。
馮錦聽著四下里一片歡笑和慶賀的聲音,輕輕拍著懷里的拓跋宏,替他擦去小腦袋上的汗水。
這滿城滿宮的熱鬧,又拉開了她新一段的征程,為她披上了甲胄,逼著她為兒孫和天下而成長。
天安十一年五月,大魏太子拓跋宏即位,改元太和,時年四歲。
尊皇太后馮氏為太皇太后,皇后薛氏為皇太后。
太和元年六月,薛氏不堪年少新寡,對大行皇帝思念深重,自盡未果。由太皇太后做主,送出皇宮休養(yǎng),后于平城懸空寺長住,為國祈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