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還是保持著對姜田的恭敬,可是做派上明顯就隨便了一些“先生還不知道吧?這兩天兩撥倭國使節在城里沒少起爭執,就差拔刀相見了。禮部拿他們也沒有什么好辦法,商議來商議去也沒拿出個章程,這才想起您來,宮里傳出話來,說是您熟知彼國內情,想委派您居中調停。”
又給我找活干!姜田心里老大的不樂意,可是轉念一想,委派任務只需要找個人傳旨或是下個條子就行,何必這么費事的讓吳遠親自登門?想必皇帝前輩也知道我不愿意趟渾水,這是先試探一下,估計如果自己婉言拒絕,就會退而求其次要個辦法出來。
“這……”姜田沉吟了一下“只是幾個身高不及五尺的倭人,怎會如此?”
吳遠一臉的無奈“您哪知道啊,這幫子倭寇性情暴戾,一言不和便要拔刀相向,幾次被禮部的人勸開之后猶自不服,說武士之間決斗天經地義。你要是告訴他這里是中華不可隨便械斗,他們還老大不樂意的。好在至少知道胳膊擰不過大腿便沒有動手。可是看意思只要前腳離開咱這,他們后腳就能打成一團。本來他們打他們的也無所謂,但是現在又在國書的事情上斗開嘴了……”
其實事情也不復雜,只是禮部和整個中國以前都沒遇上過這樣的事情,咱們已經習慣了千百年來一個國家就只有一個政府,偏偏小日本和人不一樣,有個傀儡天皇算是名義統治者之外,還有個大將軍作為實權人物掌控國家。你說讓禮部該怎么辦?前明的作法是無視那個什么無君無父的大將軍,只和天皇保持聯系。中華朝比較注重實際利益,既然想打開日本市場就不可能繞開德川家,所以禮部陷入了兩難的境地,然后就想起了當初始作俑者的姜田,上書讓這個惹禍的家伙出來背黑鍋。
“此事雖是禮部上書陳情,陛下原本不用理會,可是學生這次來就是要和先生私下里說說……”
聽了吳遠的解釋,姜田知道這個鍋自己不背也得背,因為普天之下就只有自己和張韜兩個人會防備著日本,現在你要是告訴任何一個人,說是那撮爾小國三百年后會肆虐大半個中國荼毒億萬人口,又有誰會相信呢?張韜也知道在自己擁有橫掃亞洲的海軍之前,是沒有機會登陸日本的。所以他想讓姜田在談判桌上得到軍事上無法得到的利益。
“既然如此,我只好謹遵圣命了?!?
吳遠一聽連忙拍個馬屁“先生為國操勞真乃學生的楷模!”
姜田沒好氣的看著他“我有得選嗎?”
對此假太子只能是翻著眼皮看著房頂默不作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