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太子,心里想著如果年齡相近說不定還能有點共同語言,也許張環就是因為閑著難受所以想找點事情干。至于趙直算不算是大師兄這個問題見仁見智,但是至少能讓他學點有用的東西,總不能幾十年后別人提起自己的大徒弟竟然是個文盲吧?
吳遠很快就反應了過來,張環這哪里是為老師分憂,分明是想借機泡在姜田身邊,好多學點新奇的東西。不過這件事他自己說了不算,還得看皇后同不同意。所以他馬上就出聲提醒“若是一整天都外出,可怎么和你娘交代?”
張環的小臉瞬間變了顏色,想起自己母后那嚴厲的面孔就心有余悸。過年的時候若不是恩師急急忙忙的趕制了幾面鏡子,后來又制出香皂進獻,說不定自己至少要被限足幾個月!
吳遠在心里嘆口氣,這個名義上的表弟以前都是粘著自己,可自打認識了姜田之后,便像是找到了新玩具一樣改纏著他了。自己該說是松了一口氣呢,還是有點失落?總之看著他如此犯難也于心不忍,便好言相勸到“不如回家后我幫著一起求情吧,但是成與不成就無法保證了。”
宋懿也知道不能在這個話題上扯太遠,所以趕緊追問姜田“不知先生今后可有空閑?”
“有,那些煩人的事總算是告一段落了……”
前幾天他經過艱苦卓絕的努力,終于在張韜的配合下,將金融改革方案進行了初步審定,新方案中不僅涉及到了公民納稅問題,同時還規范了關稅、商稅與還沒影的工業稅。可以這樣說,今后中華朝不會同歷史上那些朝代一樣,僅憑簡單的幾個稅包打天下,而是詳細的厘清了各行各業之間的應繳的稅種,并且初步界定了稅率的變更體系,在這基礎上等于用賦稅開始建立起一套宏觀調控機制。每樣稅額都不算是太高,卻架不住種類繁多。為此那些完跟不上思維的老家伙,只好同意在各部門里安插御教院培養出來的專業畢業生。看著如此繁瑣與縝密的稅務體系,所有的儒家官員都明白,僅靠著四書五經就能治理天下的情況再也不會出現了。
他們自然不會束手就擒,其實從一開始雙方就圍繞著如此復雜的稅收展開了激辯。傳統官員認為新朝初立,應當休養生息,學歷史上那些盛世之君輕徭減負。而姜田和張韜則完持相反的態度,你減稅是可以的,這要取決于當地的狀況而定,再說制定稅制和減稅之間并不矛盾,完可以先昭告天下稅法的細則,然后再說明那里屬于減稅狀態。再說這些老家伙大多都是出自長江以南,他們提出的大規模減稅自然也要惠及自己的家鄉,可當年除了長江中游至南京一線外,江南大多數地區并未受到兵災,基本生產能力也未遭到破壞,你說給他們減負究竟是便宜了誰?
就在雙方爭執不下的時候,張韜果斷的動用了手中的權利,宣布將稅收工作從戶部分離,重新成立國家稅務局,并直屬皇帝本人,內閣只有查賬的資格而沒有指揮的權利!這招釜底抽薪算是打了那些人一個措手不及,本來就沒有軍權的文官們,此時又沒有了財權,你說他們可以動用的勢力還剩下什么?趁著這些人還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張韜又緊接著宣布治安、司法兩權從地方官手中剝離,今后雙方將互不統屬,無論是人事任免還是工作考評,都有其直屬上級進行。以前那種一個地方官什么都管的情況將會不復存在。這還不算,趁著要教導廣大學子備考明年的春闈,各地在學政的基礎上建立教育局,教科書與教師的備案直接向北京教育部匯總,而這個新鮮出爐的教育部部長就是同樣身兼數職的宋應星。作為國子監司業的姜田也自動升格為教育部副部長,可以肯定的是今后一段時間里,他們倆人肯定還會是互不統屬的,直到優秀的學生能夠獨當一面培養下一代為止。
其他的部門比如大理寺得到部分刑部的權利掌管國刑案,將會直接指揮各地的司法系統,相當于后世的最高法院。衙門里的捕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