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邊站隊了,本來就是帝黨的他自然趕緊表忠心“跟您學了這些時日,雖然多有不解之處,但是也知這科學乃富國強民之術,自然是支持的。可是畢竟此乃千古未有之變,若操之過急恐生變數。”
宋懿也馬上表態“正如吳兄所言,我宋家因受陛下賞識方有今日,中原北伐也蓋因冶煉技術的飛越方能事半功倍,所以世人無不清楚科學的重要。只是這天下的讀書人能有這種見識的畢竟微少,真要是激起這幫人鬧騰,可不是一城一地之亂。”
唯獨在這時候,本應是儒生代言人的田虛海閉口不言。他不說話不代表姜田不知道他心里想什么,這小子學了些日子,知道科學究竟有著多大的威力,若說儒家思想教做人處事,那科學就是拆解萬物構成剖析宇宙乾坤。本來就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兩件事,但是因為儒家思想在千百年來被各代君王夾帶了不少私貨,早就和本源的儒家分道揚鑣,所以根本的沖突是科學動搖了君權神授、同時否定了出身階級。既然連君權都能被否定,那么依附于此的地主、文官集團自然也就失去了統治的合法性。常言道阻人財路如同殺人父母,這么一看可不就成了你死我活的斗爭了嘛!
歷史上中國完成這場轉變完是建立在極為血腥動蕩的戰爭之上,同時還伴隨著外敵的掠奪與殺戮,使得民族統一認識到科學的重要性,并一致支持發展科學技術,這才有了后來的復興,但是那之前從1840年算起的一百多年間,中國因為社會動蕩和戰爭而死亡的人數保守估計也有一個億!放在這個時代,在一個普遍認為科學就是另一種煉丹術的環境下,如何能讓民眾轉而支持科學呢?再說這件事本身也是在削弱皇權,那么現在還算理智的張韜會不會在晚年后悔這個決定,而走向封殺科學的極端道路?就好像康熙明明擁有大學本科的知識水平,卻又禁止科學在民間傳播是一個道理。這個可能很高。
想到這里,姜田有點明白這些人來此的目的了,很明顯的在這些真正屬于這個時空的人眼中,皇帝的改革雖然可以理解,卻顯得操之過急。不僅如此還有可能布某些先人的后塵落個身敗名裂加人亡政息。那么這些本來就將利益捆綁在皇權上的人們來說,如何避免這種可以預見的悲劇結局?去說服皇帝顯然是不可能的,這位爺不僅驅除韃虜而且作風硬派,更是深知朝廷百官的那點小心思,一切都跟前朝的朱洪武不相上下,更要命的是他比朱元璋有文化。還掌握著奇怪的科學知識,更是完不將儒家放在眼里,你說這么一個無處下嘴的人物,可教那些自詡聰明的文官們該怎么辦?所以有些人只好另辟蹊徑的想到了從姜田這里尋找突破口。
姜田放下手中的茶盞,然后很平靜的向他們說“這樣吧,時間也不早了,咱們先吃一頓便飯,然后我再和你們好好聊聊。”
這頓飯是名符其實的便飯,在很多人看來一品欽差回府的接風宴,就算不鋪張浪費一番,至少也要擺上一桌酒席吧?可是當這幾個人落座之后才發現,除了標準的四菜一湯之外,就是臨時添加了幾樣下酒小菜而已。這還是因為有客人到訪,為了不顯得過于寒酸才擺上來湊數的。也正是因為他們這幾個不速之客,所以原先設想的團員飯算是吃不成了,也不知多少姑娘在心中憤恨他們不懂禮數。
飯桌上他們究竟說了什么這沒人知道,因為姜田不讓任何人接近,很多人只能從四個紈绔離開時復雜的表情推斷,這件事似乎并沒有他們想象的那么簡單。雖說皇帝對于這個師弟也算是寵信有加,但是畢竟這場關乎未來政治格局的博弈并沒有姜田參與其中,也就是說皇帝沒打算讓他成為沖鋒陷陣的馬前卒。再者這姜田更是天下馳名的新學大家,自打他出山為官以來,科學院的研究成果便迎來了一番爆炸性的增長,許多困擾多年的疑難問題在人家眼中簡直就是幼稚的可笑,更有傳言此人用簡單至極的手段就推導證實了大地是個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