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規矩,姜田在交接了差事之后,本來能休息幾天的,可是第二天正好是農歷八月初一,屬于大朝會的日子。所以沒怎么休息好的姜田只能揉著惺忪的睡眼起個大早趕往紫禁城。按照他的職務來說,就算平時也不用必須上朝,可今天卻不得不穿好朝服站在滿朝文武中間,邁著四平八穩的步子向前挪動。別看他的動作和穿戴挺標準,但是在當值的御史眼中,卻像是某種無聲的挑釁,所以干脆就扭過頭不去看他。至于其他官員眼神就復雜多了,又羨慕的也有嫉妒的,更有無所謂的,畢竟以前一個副主考的職務還算是美差,現在就說不清楚好壞了,而且天下人還都在瞪大眼睛盯著你,稍有不慎可就會被問候祖宗十八代。
與此相對應的是某些新派官員暗中竊喜的表情,雖說一朝天子一朝臣,可以前無非是圣人門徒里勾心斗角。如今可是真真正正的改朝換代,不僅換了皇帝和國號,連治國理念都要大變。這還不算,以前那些靠壟斷科考而立足的豪門,可是真的迎來了末日,除非家中的子侄有人研習科學,否則早晚都會被社會所淘汰。與之相對應的則是可能崛起一些新的家族,這其中尤以宋家最為搶眼,除了宋應星這老頭備受皇帝賞識之外,宋家還出了一個高材生,宋懿別看尚無功名,卻已經在科學界名聲大噪,僅僅是這姜田第一助手的身份,便已經成為了新式官員所公認的儲相人選。至于他的老師姜田,人們很自然的將其劃入了勛戚的行列,早就不在文官體系之內。
不管姜田愿意不愿意,他都已經成為了官場上的一個特殊存在。眾人也對他今天會上朝感到奇怪,最近官場上鬧的最兇的就是兩項改革,那真是你方唱罷我登場,幾乎部的官員都被卷進了無休止的爭吵之中,關鍵是皇帝對于這種無休止的口水戰非但沒有厭煩和制止,反倒是老神在在的聽著各路人馬罵來罵去,尤其是這大朝日,你們就是不想吵都不行,皇帝會主動的挑起各種話頭讓你們繼續吵。原先那些沿襲前明光榮傳統的御史言官們,都已經吵到了不想再說話的地步。以前無論他們罵誰,哪怕是指著皇帝的鼻子罵昏君,至少還有個對手與對象,現在他們才發現張皇帝不僅不嫌煩,而且似乎很喜歡他們這種只為了反對而反對的罵戰傳統,反正軍權在手你們就算能把死人說活了都沒關系,聽你們吵架又不需要花錢,多好的娛樂活動?。∮谑墙裉斓拇蟮铎o悄悄……
張韜看見姜田之后也感到奇怪,心想我不是放這小子幾天假準備開學嗎?怎么來這湊熱鬧了?這幾次朝會沒有我說散朝可是誰都不能走,上個月還讓大臣們在這里熬了個通宵,要不是自己弟弟出面求情恨不得讓他們耗死在這里就完了。本想著今天繼續照方抓藥,可你小子一出現就只能跟著一起陪綁了。有這個心思的不只是張韜一個人,其實自打上朝以來別看百官默不作聲,其實大伙的眼睛都瞥著姜田,這位消失了倆月的一品大員,總算是站在了這里,他能否為膠著的局面帶來轉機?哪怕是改革派的面勝利也好,保守派的官員實在是沒有精力再吵下去了。
姜田當然知道自己正處在風口浪尖之上,也正是因為明白才起個大早來這里受罪,因為他知道這場中國歷史上空前的鬧劇該收場了。短短兩個月的時間里,皇帝頒發的詔書數不勝數,而地方上為了對抗中央也是各種花招盡出,從上書抗旨到陽奉陰違,從“為民情愿”到危言聳聽,總之能想到的招數除了造反之外都試了一遍,可皇帝呢卻油鹽不進就好像和自己毫無關系一般,一直都是一群改革派在毫無組織的,同團結一心的守舊派展開斗爭。中國的歷史上因為政見不合或者利益沖突而導致的爭吵數不勝數,尤其是前明更是各種政治嘴炮的集大成者,讓那些官員們郁悶的是如今這個新朝廷似乎天生不怕朝爭,哪怕皇帝的敕令并沒有被認真執行都沒有關系,就好像一群人在皇帝面前撒潑打滾極盡無賴之能事,對方卻無動于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