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精度,許多精密零件還是要靠老匠人一點點手工打磨出來,就這樣才勉強組裝出堪用的平板玻璃生產線,并且因為材料強度不夠,機器磨損率高的讓人頭疼,為了維持流水線的生產,必須要專門安排一幫人隨時加工易損零部件,好及時維修機器。在這種情況下,怎么能制造出高精度車床?所以這段時間姜田一有空閑就在琢磨著如何改進生產工藝。
要說勞累的話,宋懿完比姜田還辛苦,但他屬于痛并快樂著,自打知道了姜田開始接手火器研發之后,整個科學院的人都明白又要有驚世駭俗的東西誕生了。普天之下也就只有皇帝能無視姜田的懶惰,強行要求他賣力的干活。否則這位爺在科學院雖然無人能惹,但也絕不會主動的承擔什么科研任務,最多也就是心情好的時候提醒你一兩句。現在看重軍隊建設的陛下對他這種懶散的作風終于忍無可忍了,那么大家也就拭目以待看他還能制造出什么意想不到的好玩意。
“中國科學界的問題不是人不聰明,而是太過功利講求出成果,但卻又對基礎研究嗤之以鼻。試問你連怎么走路還都不知道呢,又怎么學會爬山?”姜田叼著鉛筆對著一堆圖紙發愁“為了規避材料的不足,只能將機器設計的復雜不堪,就這還未必能管用,他要是真懂科學,至少也先等原材料出現突破啊!”
在一邊繪圖的宋懿和心月都沒吱聲,傻子也知道他是在抱怨皇帝瞎胡鬧,可這話除了他之外沒人敢說出來,再說他姜田出現之前,張韜可算是中國最了解科學的人,除了姜田之外誰敢否定皇帝的學識?只不過在科學這個方面,整個中華還真是找不出一個可以和他比肩的人物,所以無論他怎么抱怨,大伙都要裝作沒聽見一樣該干嘛干嘛去。
在一邊打醬油的張環聽了他如此詆毀自己父皇,心中不太是滋味,便想著辯解幾句“想必皇上日理萬機,無暇思考科學之事,再說這也體現出他對您的信任啊!”
知道內情的人都聽出張環給自己老爸開脫呢,可偏偏姜田與心月并不知道他的身份,心月倒還好說,這個小師弟平時嘴比較甜,又肯鉆研科學,所以很對她的脾氣。姜田卻早就被這個狗皮膏藥一樣的學生纏得不耐煩了,所以只是看了他一眼冷笑道“日理萬機不假,可術業有專攻,他這種信任只能助長投機取巧的歪風邪氣,今后若是天下的科學研究人員,一個個都工于名利,想著如何“短平快”的獲取成果,最后只能是沽名釣譽、弄虛作假,那中華還是要繼續沉淪下去。我為什么要費盡心機開這個私塾?還不是想讓你們學會更多的知識,最終學會獨立思考!”
這番話說得入情入理,張環瞠目結舌不知該如何反駁,其實以他的科學水平來看,在這個時代已經算是高級知識分子了,但是面對姜田時那種高山仰止般的敬畏感覺依舊沒有減少,甚至可以說他更加的確信自己的無知到了讓姜田蔑視的程度,也許這位姜夫子沒有瞧不起任何一個學生。但正如自己父皇所言,只有當知識更加豐富的時候,才能更加深刻的了解到自己的無知。
吳遠一看這爺倆要吵起來,趕緊朝宋懿使眼色,后者也馬上心領神會,于是溫言勸道“先生的苦心學生們自然難以體會,只是如今北方不靖,若是學前人那般休養生息以圖再戰,未免耗費時日過久,也恐生枝節。故而陛下心急如焚諭令先生改良火器,雖有急功之嫌,但也是以天下蒼生為念。”
姜田將手插進凌亂的頭發中搔著頭皮,然后長嘆一聲扔下了鉛筆“你說的這些我難道還不知道嗎?人人懷念強漢盛唐,卻無人想過當初也有城下之盟被人凌辱,自古弱國無外交,你想威加海內當然要靠槍桿子說話。只是他這圣旨說的籠統,規整火炮還好說,無論是從用途、口徑還是裝備級別上劃分,都只不過是文案作業而已。可這提升火槍性能達百分之五十的要求,在技術上雖然有辦法,但是要滿足大規模制造的前提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