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光鮮亮麗其實早已梁朽椽爛,復(fù)國不過數(shù)年,就有那么多的朝臣貪污索賄,是陛下沒有嚴(yán)令禁止嗎?還是他們不知道前朝毀于腐敗?由此可見不傷筋動骨的將這些蛀蟲挖掉,將易于蛀蝕的木頭梁柱換成金剛鐵骨,最多也就是走前朝的老路!可若是大刀闊斧的除舊布新……屋瓦紛墜之下,哭的還是這屋子里的萬千黎庶……”
其實姜田還有話沒說出來,就算將房梁換成是精鋼的又如何?蟲子是啃不動了,可還有鐵銹來搗亂呢!就連馬克思都只是將共產(chǎn)主義寄希望于人類的道德進步,在已知的人類歷史當(dāng)中,沒有一個文明能應(yīng)對所有的挑戰(zhàn),并保持從始至終的繁榮富強。中國做了兩千年的世界第一已經(jīng)算是逆天的異類,關(guān)鍵是一想起歷史上中國從清末至改革開放這段痛苦的轉(zhuǎn)型期,姜田都不敢想象眼下這中華朝能不能完成這種撕心裂肺的浴火重生。這也是張韜本來急不可耐的改革來了個急剎車,變成一點點蠶食既得利益集團的原因,因為就算是萬馬軍中不曾膽怯的他也心生畏懼、話又說回來,中國人心中普遍存在的那點自豪感,不也正是來自于世界第一強國的自負,也正是因為這種自負深入骨髓,以至于被打落寶座之后一百年,還在中國人的內(nèi)心中存留著有一天能重新傲視天下的那點使命感。也正是這種使命感才催生了張韜、姜田這類穿越者想方設(shè)法的要改變中國命運,可是國運真的只是因為科學(xué)的發(fā)展才衰落的嗎?或者說中國開始系統(tǒng)的研究科學(xué)了,就能避免有一天再度衰敗下去嗎?看看清末各種改革運動,看看民國的各種亂象,看看改革開放之后,那些蛀蟲再次復(fù)活群魔亂舞的景象,姜田和張韜都迷茫了。
讓人沒有預(yù)料到的是,姜田這番言論傳播的比桃色新聞還快,甚至朝廷的邸報還摘錄了其中的句子,以《亡國論》為題進行了轉(zhuǎn)發(fā),看得出張韜在聽了這番話之后那種深刻認同的態(tài)度。更是讓天下的讀書人明白了朝廷改革的決心,這不是什么反攻倒算,也不是皇帝討厭東林黨于是遷怒于儒家,而是直指延續(xù)了二百多年的明朝制度中,過分抬高儒生地位的根本問題,更是直截了當(dāng)?shù)母嬖V天下人,誰要是反對改革首先就是對皇帝不忠,其次是對孔子的思想不孝,既然不忠不孝就別怪律法無情!雖然從歷史上看,過分抬高儒家導(dǎo)致其禍國殃民的應(yīng)該是漢武帝,但畢竟讓讀書人身份顯赫的無以復(fù)加的正是沒什么文化的朱元璋,希望靠八股文把文官變成書呆子的也是這位皇帝,所以他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毀了自己開創(chuàng)的大明王朝,也算是歷史對他最大的嘲諷。可要命的是問鼎中原的滿清恰恰不懂的如何蓋房子,也只能在明朝的廢墟上粉飾一遍,這才讓中國沒有了翻身的機會。
讀到這篇文章的那些儒生們可沒有這種歷史情節(jié),他們只當(dāng)這是朝廷借姜田的嘴向自己下的最后通牒,尤其是張韜在這篇文章之后的批注最為刺眼天下讀書人都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可是這前邊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哪去了?只因為不想去做就不提了?這些人讀的圣賢書都喂了狗不成?更令人刺眼的是,張韜公然宣布推廣新學(xué),就是要彌補天下齷齪的讀書人所逃避的格物致知,然后要考究學(xué)子的誠意正心,這才能問你是否可以修身、齊家、治國,所以只會寫八股文的廢物絕不能出仕為官,至于今年的最后一場恩科可算是皇恩浩蕩,讓這幫不分五谷的米蟲有個垂死掙扎的機會,也不讓皇帝落個不教而誅的罪名。至于以后要想當(dāng)官,就先給我格物致知去。
“我是一時口快,結(jié)果被你抓住機會打出一組連環(huán)拳。我就奇怪了,明明你比我還了解這幫人,而且還口口聲聲說不讓我卷入這場斗爭,可最后還是被你利用了?”姜田坐在龍書案的前邊,一邊整理著自己的文件,一邊抱怨著張韜。
而端坐在書桌后邊的皇帝陛下連頭都沒抬,依舊批閱著奏章“少廢話,那是你自己管不住嘴,朕不用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