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認為這世間萬物矛盾相生,騎兵誕生之初也不是現在這個樣子,若是武器變了,那咱跟著改便是,而且孩兒還從姜先生那里聽說……”
“聽說什么?”劉均定看著氣質已經改變了很多的兒子。
“聽說……”劉寶鎧遲疑了片刻“姜先生說騎兵之所以是騎兵,不是因為騎著馬而是因為機動力高于其他兵種,以后就算是沒有馬匹了,也會有其他代替的東西,只要機動性依舊高于別人,那還是可以叫騎兵的。”
“胡說!”劉老頭漲紅了臉,雖然意識到自己失態了,可還是忍不住反駁這個說法“沒有馬那還叫什么騎兵!”
劉寶鎧心想就知道你會這么說,但他嘴上可不敢反駁“父親說的是,孩兒也覺得有些不妥,但這至少代表了姜大人的一種設想,況且若是有足夠數量的連發銃,騎兵的數量少了還真的無法突破,數量多了……”
他后面的話沒說,但劉老頭知道他想說什么,大規模的集團沖鋒的確可以沖破任何一條防線,但是付出大量的傷亡是否有意義?辛苦訓練出來的人馬,就這樣變成了槍下亡魂,若是為了大義而不得不戰也還罷了,可若是遇到明末那種文人瞎指揮的情況,不就成了無謂的送死嗎?
所以不管騎兵以后的命運如何,現在必須要緊跟時代不能落后主流裝備太多,如有可能還要比一般的軍隊裝備的更好,否則真的有可能被淘汰,基于這個考慮,劉均定別無選擇,只能跟著姜田的思路走下去。
始作俑者只是想賺點造船的錢,卻沒想到無形中推動了換裝后必然引發的軍事改革,進而有可能導致軍種間的競爭,這種無心插柳的事,張韜在接到報告之后就看明白了,本來他是不想搞特殊化的,但他急于發動北伐本身就有暴露問題裁汰弱軍的意思,這兩天也有不少軍中老人上書為自己的部隊爭取換裝的機會,顯然大家都明白,這次表現差的部隊,肯定會被撤編,沉思了片刻之后,作為三軍統帥的張韜,對這些奏折進行了統一的回復此次換裝只是為騎兵選取一款適用的騎槍,其余兵種不在此次換裝之列。
領導定下了基調,其他人也就無法多說什么了,騎兵作為北伐的主力,又出現過冀王這種皇親國戚,地位比其他軍種穩固,就算裁軍也裁不到他們的頭上,所以優先裝備新式武器也是合情合理,這讓他們更加好奇究竟是什么樣的火槍能比現在用的家伙還好。
因為結構簡單,原理也不復雜,海研所很快就拿出了成品,經過試驗完滿足騎槍的要求,價格上也不是太貴,唯一不足的是騎馬時不容易復裝彈藥。這個問題在姜田看來簡直是一大缺點,但是和前裝火槍相比,新步槍簡直堪稱是巨大的進步,騎兵驗槍的當天,不只是騎兵將領到場,其他軍種的人來的也不少,張韜自然也不會錯過這個機會,他是最關心武器開發的人,只是到現在為止姜田把研發重點一直放在海軍那邊,陸軍武器因為工業體系的問題,至今進展還不是太大,這方面哪怕他是皇帝也無可奈何。
這時就體現出姜田的價值了,在別人眼中的技術難題到了他手中,不過是談笑間就可以解決的小事,就像這次的騎槍一樣,姜田使用了歷史上在彈倉步槍成熟前,眾多過度型號中的一款。從發射原理上來說其實就是大號的左輪步槍,因為這類槍支有著無法彌補的閉氣不嚴的毛病,十分影響射程,所以歷史上只是曇花一現,再說現在金屬定裝彈也無法普及,所以姜田只能使用紙殼定裝彈加金屬彈底,雖然解決了裝填問題,但射程還是受到了巨大的影響,槍在理想狀態下也就只有七十米的有效射程,這還是拜長度達300毫米的槍管所賜。
砰砰砰……一口氣毫無停頓的打光了五發子彈,劉寶鎧坐在自己的戰馬上眼神中流露出無法掩飾的震驚。自告奮勇的試驗新槍不是因為他藝高人膽大,而是自打見到這支槍之后,便知道這次的訂單已經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