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姑詢問,哪怕這丫頭的歲數比自己孫女還小,這位劉護法也還是不敢怠慢的轉身行禮,畢恭畢敬的回到:“稟圣姑,我教的弟兄這幾個月也算盡心竭力,可這天津衛早已不是當初的天津衛了,城里的軍戶仗著有內城的房產,單單是賣房或是出租都有豐厚的收入,而且這些人也對我教多有警覺。這外面新城的人就更是一門心思的賺錢,哪怕弟兄們跟他們一起上工,時不時的挑逗他們對官府的不滿,都沒幾個人響應,前幾日那個公審之后,就更沒人理會咱們的教義了……”
哪怕是那個一直想搶班奪權早早就跑到圣姑這里表忠心的年輕人,此時也只能裝聾作啞的不說話,因為他知道如果借機扳倒劉護法,這傳教的重任就會落到他的頭上。
圣姑皺著眉頭:“既然青壯一時半刻沒這個福分聆聽仙音,那村子里的老人孩子總該有機會吧?”
說到此處劉護法只得無奈的苦笑:“斷無可能!”
“為何?”圣姑開始糊涂了。
“圣姑有所不知,初起時屬下也是這樣想的,可哪知這天津衛的地面上,竟是上到七八十的老者,下到五六歲的稚童,連一個閑人都找不到……”
隨著他的講解,初來乍到的圣姑一行人才算是搞明白了,什么叫“萬惡”的官府。對于他們這種隱藏在暗處的人,最有效的對付手段就是發動群眾使其孤立甚至是鶴立雞群,這樣他們就不能隱藏在群眾中間。
天津現在處于勞動力嚴重短缺的情況下,原先還有人高喊著“百萬漕工衣食所系”反對廢漕改海,現在他們嘴中那些所謂的百萬漕工,周邊能來的已經全在工地上干活了。就是短時間來不了的,也靠漕工圈子里口口相傳的渠道,將天津高薪招人的消息散播了出去,即便是這樣許多零散的工作還是招不到人。
想當初在明末,整個中原地區曾經有過一次較大規模的鼠疫爆發,華北地區也受到了嚴重的打擊,正是因為多種原因交疊,最后才導致李自成能攻陷北京。再加上戰亂導致的人口流失,百萬漕工集體轉業也不是一句玩笑話。
但是流動人員一旦扎堆,就很有可能導致一些地區性的疾病跨界流行。所以對此次瘟疫大流行,稍微上一點年紀的人大多心有余悸。做為知道一些現代防疫知識的張韜,北伐之前就制定過詳細的防疫手冊。
姜田看過這本堪稱劃時代的防疫指導文件,也問過張韜是怎么知道這么多傳染病知識的,結果張皇帝的答案讓姜田有點意想不到:“想當初美國鬼子在朝鮮扔細菌彈,我們可是從上到下天天學習防疫知識!”
當姜田發動不能進行重體力勞動的老人和殘疾人,進行包干包片的滅鼠滅蠅,清掃道路垃圾以及翻修排水溝的時候,許多人其實并不對此感到意外。而這種比較耗時工資卻不高的活,卻正好將這些老弱病殘給利用了起來。
本來在明朝的時候,是有關于照顧鰥寡孤獨等弱勢群體的福利制度的,可是除了部分經濟發達的地區還名義上保留著這個職能之外,大多數的地方早在明朝中期就沒人執行了。所以此時的天津衛里,沒人覺得會有免費的午餐,反倒是這種以工代賑的形式更能讓人打消疑慮。
還能干活的老人找不到,而那些五六歲的孩子也沒閑著,他們都被父母和長輩給送進了學校,除了看到有文化就連打工都能多賺錢之外,每天中午一頓的免費午餐也實實在在的吸引著這些家長。再說既然連女人都能找到力所能及的活計掙一份錢,自然也就沒時間在家照看孩子了。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許多家長還嫌初小只上三年時間定的有點短,至于自己的孩子能不能繼續升學,他們倒是不太在意,反正這種能識文斷字的孩子,任何一個商號都搶著要,哪怕不是學習的材料,也能早早的當個學徒去了。
聽劉護法講完了本地的情況,那些剛到此地的白蓮教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