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的魅力是無窮無盡的。
(一)又見“廠”字星
傍晚的西北天空,橙紅色侵透著夜幕,黑云似水打的棉花一般,厚重的席卷著上空。在初冬的風中,裹著些許涼意,吞噬著這目所能及的溫度。
當最后的光亮消失在最后一絲光點之中時,漫長的黑夜隨之而來。寒雨飄飄而下,路旁的黃花遍地,金燦燦的銀杏也墜落下最后一片枯黃的枝葉。
夜來風寒,睡意淺薄。臨窗望著天空,一片光亮炫人眼目。未曾想過在這繁華都市中,竟還能見此光亮。
開窗遠眺,細雨霏霏鋪面而來。心中暗想著,“究竟是什么日子,能在這樣的環境下看見這般的星空。”仰著頭看著這片燦爛,忽的在正北的高空,一片密集的星星引人注目。這正是我小時候看到過的“廠”字星。
遙想多年以前的西南一隅,年幼的自己常望著天空,陷入無窮無盡的冥想。在無數的夜里,總能望見那似“廠”字一般的星星。伴隨著時間的一步步推移,無數的高樓開始在身邊林立。不知不覺中,我已很少再見它了。就連星星也變得極為稀少。
當記憶不斷的重新浮現,當天空的星又開始暗淡時。東風吹過,不禁抖擻。事后的了解中,才知曉今天是“四星連珠”的日子,一種比較罕見的天象景觀。宇宙中土星,月亮,金星,以及木星在“幻覺”中排成一條直線的景象。這我自是沒有看到的。又聽說它可以改變時間的輪回,一時間竟多了幾分的期許。
(二)回家
過了雪峰山,走過最后的大道坦途。終于又回到了黔西群山中的一座小城——六盤水。
度過了外地的炎熱夏季。下了火車,頓時一股涼意侵體。正如它對外所宣傳的那樣,十九度的夏天。作為避暑的佳地它是再好不過的了。
出了車站往左行一公里地左右。顯眼的招牌上,書“黑山羊羊肉粉”六個大字。回想舊時時光,這里陪伴著我十余年的光景。光陰荏苒,它依舊還在此處。然而那做粉的青年鬢角早早的已染了些許花白。吃粉的人也從稚嫩的孩童模樣,慢慢的變成了青年樣子。唯一不變的,恐就剩那唇齒間的留香了罷。
夜晚的燈火通明,小城中央的涼都宮發散著金黃色的光彩。裝飾著別樣的“金碧輝煌”。于黑夜中是那么的光彩炫目。它的正前方“水城河”靜靜地流淌,潺潺流水綠柳兩岸。河的中央常見群燕飛躍,或群或單。輕點河水蕩起陣陣漣漪,忽的又藏匿于兩旁樹木之中。一架寬廣的拱橋連接著河的兩岸,連接著南北。水城河的兩岸,年少的足跡依舊還在。那時的人們卻已勞燕分飛,誰又會牽著誰的手漫步在這兩岸。對著涼都宮訴說他們的心愿。
小城里還值得觀賞的,應屬夜空中閃爍的群星了。回了家,在院子里抬頭張望著。那精細排列著的“廠”字星啊我也是看了有十余年了。
(三)
憶昔年,漫山花開的日子,有我,有你。
度今年,月滿西樓的日子,我依舊,你何在?
等來年,柳絮紛飛的日子,沒我,也沒你。
我用八年乞求一個答案。你低進塵埃里,卻沒有開出花來。
(四)
中秋前夜,月圓月,是否圓。人等月圓。月望人圓。月圓人不在,人圓月殘缺。今宵故夢依舊,故人東西飄零。
(五)
記前年,川蜀眉州。三蘇祠內。人稀疏,青苔路。大江橫自東流,人尚在,與誰同。
今去處,吳魯迢遞。彭城故里。既相逢,卻匆匆。閱盡蘇公名著。終難探,門前路。
途經徐州,見蘇公像。作比以念我人,生兩座燈塔之一,蘇軾。
(六)
你本身便是道迷人的風景線,有著無窮的魔力
獨來獨往慣了,只好選擇沒心沒肺的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