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漳州府,是大明唯一的合法對外貿易港口,已經發展了上百年,成為大明最大的貿易港口,不過現在已經被潮州府的澄海港所取代。
有意思的是,福建的月港所在的位置是漳州府的海澄縣,月港只是一種俗稱。
現在很多商人只認潮州府的澄海港,卻不認漳州府海澄縣的月港。
沒辦法,澄海港的優勢比之月港太明顯了。
現在潮州商會、惠州商會,還有成立不久的廣州商會與大小佛朗機人還有紅毛鬼三方合作,根本不愁訂單。
只要加入這三個商會中的任何一個,幾乎不用擔心賺不到錢。
還有一點,這三大商會的商隊會受到順風鏢局的保護,海上的安性大為提高,也不需要再向鄭芝龍交過路費。
而現在的月港,貿易量下降,自己出海還需要擔各種風險,還必須得向鄭芝龍交納費用,才能拿到通行證明。
這一對比之下,就太明顯了,月港被澄海港取代幾乎沒有太大的懸念。
可能要不了多久,還會被廣州港所超越。
正因為看到了月港衰落的趨勢無法避免,所以不少原本從月港出貨的商人,想盡一切辦法要加入廣東三大商會中的一個。
然后通過商會獲得訂單,再從澄海港、廣州港出貨。
此消彼漲,自然讓月港的衰落速度加劇,逼得鄭芝龍不得不用一些不光彩的手段強留下那些商人。
但這終究不是長久之計,他鄭芝龍如果不想辦法將唐寧崛起的勢頭給壓下去,他鄭芝龍海上利益易手只是遲早的事。
在這種前提下,雙方的勢力在海上爆發摩擦,再正常不過了。
如果不是新軍有輝煌的戰績在先,恐怕閩海王就不會那么好說話了,這些摩擦,既是一種試探,又是一種警告。
但顯然,為了更快的發展和自身利益,唐寧不會輕易放慢腳步,何況他是按照當初的協議行事。
更重要的是,爆發的幾次摩擦,也都是順風鏢局占據著絕對上風,進一步顯示出新軍水師的強大實力,鄭芝龍的水師已經占不到什么便宜了。
正是意識到差距,所以即便損失了十多艘小船還有上百人的傷亡,鄭芝龍都沒敢輕啟戰端。
可鄭芝龍清楚,時間拖得越久,自己與新軍的實力差距,只會越來越大。
因為他早已獲悉,新軍開始在大肆造船,而且還有蠔鏡的葡萄牙人各種幫助。
他鄭芝龍也不是沒有實力造更多的戰船,但他一方面是下不了那么大的血本。
另一方面他也知道,唐寧占盡了先機,不但有充足的財力支撐,原材料來源也很充足。
又一早招攬了大量工匠,還有葡萄牙人技師支持。
現在他鄭芝龍,除了財力還占優勢之外,其他幾方面已經被唐寧拉開了距離。
即便舍得下本,也跟不上新軍水師的發展速度。
無奈之下,鄭芝龍只能放下面子,主動去信一封到潮州府,表明想和唐寧商談解決雙方之間的矛盾之法,盡力避免走向戰爭一途。
畢竟,不管是福建還是廣東,都是大明的疆土。
福建水師和新軍水師,也都是大明的水師,如果發生內戰,只會讓親者痛,仇者快。
如果能夠通過協商的方式解決雙方之間的矛盾,對雙方有益,也是大明之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