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雙方一商量,就制定了這種策略,然后由阿布奈的親信返回,暗中將計劃告訴阿布奈。
阿布奈欣喜不已,便依計行事,然后就有了這一出。
對于察哈爾部愿意與己方合作,唐寧似是沒有太大意外,就像他讓使者在談判中所說的一般,大明對漠南沒有太大的覬覦之心。
大明幾百年都沒成功染指漠南,而后金崛起才幾十年,就成了漠南蒙古的死敵。
原因無他,因為雙方同為游牧民族,而且勢力范圍相連,之間的利益沖突巨大。
也許正是看出了這點,前任林丹汗都毫不猶豫的與大明聯合抗金。
現在,滿清入關進入中原之后,已經深陷戰爭泥潭而不自拔,消耗甚劇。
此番新軍又攻其老巢,占其祖宗之地,滿清已經江河日下,此時還不擺脫其控制,難道還要消耗察哈爾各部的力量去保曾經的死敵?
阿布奈想通了這點,所以不用新軍的使者去說服,自己就準備聯合察哈爾各部將豪格給陰了。
而有了新軍配合,那更是不再猶豫。
雙方還商討出了一旦計劃成功之后的利益分配,其實就一點新軍得人,察哈爾各部得物。
此番滿八旗自豪格以下,一共被俘虜的滿八旗精銳約兩萬兩千余人,戰馬三萬多匹,兵器無數。
察哈爾各部在阿布奈的帶領下,將俘虜的兩萬兩千余的清軍,部交由吳三桂。
而吳三桂也按照命令,讓察哈爾部將戰馬和兵器等部收走。
不過,清軍的戰馬被收走,就只能靠步行向幾百里外的盛京行進了。
關寧軍所部攜帶的物資連自己都不夠,一下子多了兩萬多人,就更不夠吃了,所以需要察哈爾各部一些物資,這也是在之前說好的。
但具體是什么物資,也沒有任何強求,只要能吃就行,反正是給那些俘虜吃的,不用太好。
相比三萬多匹戰馬和那么多兵器,些許物資算得了什么,所以阿布奈等人自然毫不猶豫的答應。
當然,作為回報,新軍在盛京城中解救的察哈爾部人員,都會移交給察哈爾部,這些人是清廷為了更好的控制察哈爾部而被當成人質用的。
隨著豪格等兩萬多俘虜被押著北行,此番以豪格為首的馳援盛京的大軍,算是軍覆沒了。
唐寧在得知事情已經大功告成之后,立即開始撰寫文章,準備在《明報》上發表。
這篇文章的內容,主要是新軍千里奔襲遼東后所取得的戰果,以及覆滅豪格所部七萬大軍的主要過程。
唐寧寫好文章后,立即交由運輸物資的船帶回去。
從開戰以來,新軍的船隊可是從未停止過,南北兩頭跑,很好的保障了唐寧所部的物資需求。
除了應天府方面想要及時了解遼東的戰況,清廷更想要知道豪格的戰果,所以一次次的派出斥候去探聽消息。
結果,都是石沉大海,杳無音訊。
因為,他們還不知道察哈爾部已經反叛了,派出的斥候經過察哈爾部之后,都被截留了。
直到最新一期的《明報》刊發,他們才知道豪格軍覆沒,察哈爾部已經與新軍結盟的震憾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