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定了北京站城市經理的人選,超人出行事業部開始了大刀闊斧的改革。
具體部門設出租車事業部門、快車事業部、平臺運營部以及運力中心。
全國的城市站中,部分地區開始分拆改革,外賣經理與打車經理,各司其職,互不交叉。
超人現有的架構比較混亂,有的城市,外賣、打車分拆,有的城市,一人挑兩職。
沒有統一的標準。
也談不上哪個好哪個壞。
從純粹的業務角度來說,自然是分的越細越好,兩塊業務攪合在一起,容易出錯。
但是從管理的角度來說,越細分越容易造成冗職。
關煌計劃在未來一到兩年的時間里,建立起大中臺的結構。
依托公司大數據,為業務賦能。
一個核心,多個觸手。
所有的業務中臺都落腳到數據中臺去實現。
大中臺、小前臺。
或者說,三臺一體
因為一個公司的靈魂是中臺,它存儲了大量的資源和能力。
當一種新的場景被發現的時候,大量的資源和能力快速地注入到前臺,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能夠形成有競爭力的產品。
通過出行、外賣、電商三個場景,積累出大量的用戶數據。
通過對數據的深度挖掘、分析,描繪出精細化的用戶需求畫像。
俗話說得好,用戶不是人,而是需求的集合。
抓住需求,就抓住了產品之靈魂。
大中臺的建立,既涉及到組織架構,又涉及到技術支持。
張波在這里面起到的作用,不容忽視。
他原來是百度公司的研發經理、技術骨干,曾負責百度移動a產品研發管理工作。
作為頂尖人才,一進超人,就獲得了重用。
的職責,徹底補齊了公司在出行技術方面的短板。
因為他從原公司挖來了大量人才,導致自己進入“百度的黑名單”,成為不受歡迎的人。
之前為了招聘到合適人才,他還通過超人順風車拼車,希望能在上下班的時候遇到自己需要的人。
不管是工作態度,還是工作能力,都稱得上完美。
這半年來,他在超人組建了新的團隊,重構和簡化了出行叫車軟件,并依據業務需求,完善產品設計。
正在開發的順風車、專車、快車、代駕、企業版等眾多業務功能,有望在月底前上線。
可謂是一將抵千軍!
接觸的時間越長,關煌越感謝白小米的推薦。
本來只是一次簡單的人員招聘,卻得到了十倍的驚喜。
此刻,兩人正在討論用戶畫像的事。
“……只有畫像的顆粒度從人的表層進入到具體的欲望譜系,這個畫像才是完整的,有操作性的。”
張波點頭同意“積累用戶模型時,無論是以人群來思考還是以單個用戶來思考,顆粒度都太粗了。”
關煌“最理想的狀態,是基于每個場景、每個行為背后的每次需求來思考,然后基于需求進行深度的樣本積累和分類,這樣總結出的用戶模型才是可靠的。”
他雖然不是理工男,卻一直在學習,如果不涉及具體技術細節,知識的廣度足以媲美業內人士。
張波聽完,帶點苦笑,“這個難度有點大。”
每次需求,每個場景,背后是海量的數據,天量的運算。
關煌“有難度才有挑戰性,把這個作為將來的目標,朝這個方向努力。”
“好。”
說完了正事,關煌隨口道“這次北航校招,你帶隊吧?”
隨著超人出行的發展越來越迅猛,招人數量越來越多,靠去大公司挖人和打車偶遇這樣的招人方式,很難在短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