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商人的厲害,不僅僅是“種人”,
還有更香艷的。
深圳一位從事保險行業的潮汕籍大佬。
專門有兩棟私家別墅,養著各國粉黛,
白黃黑,應有盡有。
鶯鶯燕燕近百人,夜夜笙歌。
以此為武器開路,無往而不利。
……
不過,這些沒有必要和沈青君細說。
免得對方以為自己在耍流氓。
潮汕老板們的故事,幾乎可以濃縮一部中國商海沉浮錄。
比如,去年整頓地下錢莊的時候,一家做了二三十年的大錢莊,是首要盯梢對象。
辦案人員在他家附近布下了天羅地網,
簡直插翅難逃,
沒想到,還是踩空了。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這位老板真的插上了翅膀。
趁著夜色坐熱氣球從梧桐山飄走,降在香港,消失在茫茫叢林之中,再無消息。
……
“還有事沒?”沈青君問道,
“怎么了?”
沈青君:“有點事想請教一下。”
關煌笑了:“客氣啥?有話直說。”
沈青君:“你知道,我現在做風險投資,有兩個項目拿不準,想讓你幫我看看。”
“說說。”
沈青君:“一個是做短視頻的,跟星座有關的短視頻和公眾號,算是相關領域的頭部公司吧。”
“嗯。”
沈青君:“團隊呢,有15個人,營收呢,大概有兩千萬,毛利差不多有一千萬,算是一個小而美的項目。”
關煌:“另一個呢?”
沈青君:“另一個是做大型演唱會和電影、直播相結合的一個項目。”
“什么玩意?”
沈青君笑了下:“你可以看成一種直播類創新項目。”
“哦”
沈青君:“他的公司有50個人左右,去年做了5000萬左右的盈收。”
“嗯。”
沈青君:“就是利潤比較低,只有200萬,今年的業績增長可能比較好。”
關煌:“兩個創業者,都什么情況?”
從項目本身來看,兩個項目都不錯。
難怪對方左右為難。
沈青君:“第一個創始人是個連續創業者,19歲大學讀書的時候,就開始創業了,有15年了,先后成功了兩個項目。”
“嗯。”
“第二個是音樂學院的一個學編劇出身的,一直以來只做了演唱會這個行業,現在算是在轉型吧。”
關煌沉吟不語。
沈青君問他,“你覺得我應該投哪個項目?”
關煌:“信息太少,沒法下結論,我要投資的話……見見兩個創始人會更好。”
沈青君:“我見過了,感覺兩人不相上下。”
關煌:“既然這樣,你干脆都投了。”
沈青君為難:“錢不夠。”
關煌笑:“你還缺錢呢?”
沈青君嘆息:“我和你不一樣,錢都是公司的,一旦搞砸了,會很難辦。”
關煌聳肩:“這就沒辦法了,隨便給指一下,可能會誤導你。”
沈青君看著:“那你抽空見個面,聊一下,幫我把把關。”
關煌搖頭:“這種小case,浪費時間。”
沈青君不高興:“哼。”
關煌:“好了,好了,明天中午吧。”
沈青君晴轉多云,“放心吧,不會讓你白忙的。”
“是嗎?”
沈青君:“肯定有驚喜。”
“驚喜就不用了,有空了,把你的閨蜜給我介紹幾個。”
沈青君白了他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