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祚拱手道“今兒個得閑了,想上朝看看,畢竟做兒臣的也要為皇阿瑪分憂不是?”說罷,目光掃過阿爾吉善,后者笑著沖他拱拱手,但是眼中浮現一抹明顯的不屑之色。
三人又閑聊了一陣,不多時,午門開啟,穿著黃色軟甲的禁宮侍衛們魚貫而出分列兩旁,司禮太監從無門中走出,尖細的嗓音高喊道”時辰已到,百官上朝!“
列為臣工們停止了交談,按照各自的品級站好,索額圖和納蘭明珠二人站在百官的最前面,而胤祚作為皇子則站在了百官的斜前方,保持著這種隊形,在灰蒙蒙的天空下,肅穆前行。
一扇扇宮門在身前打開,一路直通太和殿,文武百官低頭彎腰,小步前行,漫長的道路上沒有一人說話,行走其間有種莊嚴的儀式感。
看著直通太和殿的御階,胤祚覺得心中既熟悉又無比陌生。
百官們走到了乾清門前就停住了,明清歷史上,早朝都是在乾清門前召開的,又稱為”御門聽政“,并沒有后世電視劇上那種太和殿中開大會的景象。
康熙帝的龍椅坐落在乾清門前的漢白玉階上,身前是一方鋪著黃布的案幾。此時康熙帝還沒有離開,百官們都各自站好,供應康熙帝的到來。
不多時,乾清門中走出一個身影,一襲龍袍,貴氣逼人,銳不可當,文武百官齊齊跪下,口中山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胤祚也隨著百官一起跪下,身體激動的微微發抖,這是真正的早朝,這是真正的歷史,而他,胤祚,就將在今天邁出改變歷史的第一步。
”平身吧。“康熙帝的語氣隨意,并沒有坐到龍椅上,而是站在玉階上,頗有一番舉重若輕的氣度。
”謝皇上。“百官們紛紛站起。
”列為臣工,今日可有何事要奏嗎?“康熙沉聲道。
百官沉靜片刻,走出來一人,拱手道“稟皇上,昨夜戶部接到山東急奏,去年十月,山東因遭遇蝗災歉收,超過二十萬畝田地被蝗蟲啃食一空,糧食短缺,現饑民人數已逾十萬,還在不斷增加之中,臣擬定由國庫撥付白銀五十萬兩,糧食二十萬擔賑濟災區。“
胤祚一聽那聲音有些熟悉,回頭一看,說話的那人正是戶部尚書陳廷敬,他一身仙鶴補服,語氣不急不緩。因為是昨晚剛到的急奏,是以身為戶部主事的胤祚并不知曉這件事情。
康熙短暫思量片刻,道“準奏。”
陳廷敬道了聲“嗻”就退回了隊列中,又一身著代表二品官員的錦雞補服的人,站了出來,稟報關于西北軍情的問題。那人就沒有陳廷敬這么簡明扼要了,洋洋灑灑說了好久,康熙批復著兵部、戶部協商,擬個條陳出來,再行稟報。
接下來大臣們又一一站出來,胤祚初始還能勉強聽上幾句,時間久了漸漸又開始走神。
再過了小半個時辰后,終于沒有人再站出來了,沉默片刻,康熙帝道“都講完了?”場中無人應答。
”好,都講完了,換朕跟你們講個事。”胤祚心中一緊,終于到正事了!
“昨晚上有人給朕上了一道秘折,隨著折子送上來的還有兩個物件,列為臣工看看。“康熙帝說著給內侍太監李德使了個眼色,李德端著個錦木托盤,在每個大臣的面前走過,眾大臣只見托盤之上是兩個圓塊狀的東西,有點像土疙瘩。
”列位可有人認識這是什么啊?“康熙問道。
大臣中站出來一個,拱手道“稟皇上,臣認得此物。”此人生的黑壯,大耳闊鼻,皮膚粗糙無比,一眼看上去像是個漁民,但是眼神之中精光閃爍,絕非尋常人,穿著一身獅子補服,代表二品武職。
胤祚不禁對這人來了興趣,一來他穿越而來后見過的武將極少,二來也覺得他認識此物頗為奇怪,畢竟連工部尚書可都沒開口呢。
“哦,施將軍,給大家講講吧。”康熙帝